《玛利亚.特蕾西亚传》:开明女王,模范妻子 (一)
玛利亚.特蕾西亚,出身高贵的哈布斯堡家族,23岁继位,拥有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先后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在欧洲大陆君主专制衰落之际,迎合“开明专制“的思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重新焕发光辉。

国事诏书
玛利亚特蕾西亚出生的时候,等待在广场前的民众,期待和担心同样强烈。她的父亲,奥地利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已经32岁了,只有过一个夭折的孩子,他迫切的需要一个继承人,一个王子。
现在我们对欧洲的认知是出过很多女王,其实根据《萨利克法典》,这部源自法兰克帝国,又在16世纪流传到欧洲大多数天主教国家的法典中,规定了女性无权继承土地,逐渐变成对女性继承权的剥夺。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的诱因之一,就是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不难理解民众对于一个王子的渴望,有继承人,就意味着和平的生活,没有,很可能就要面临战争。

身为女性,不仅是特雷西亚女王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她的父亲,甚至绵延60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巨大挑战。
查理六世还是没有生出儿子,玛利亚.特蕾西亚继位已成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查理六世首先在奥地利公国颁布了法律,规定了女性可以继承和管理家族世袭领地。自己的领地,自己说了算,改法律就行了,但是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女儿被其他的帝选侯家族接受,保持对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控制呢?哈布斯堡家族,自1438年问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来,一直牢牢将帝位抓在手中,查理六世想到的办法是:签协议。也就是著名的“国事诏书。”

为了能让女儿顺利继位,查理六世运用手中权力和复杂的外交活动,迫使德意志诸侯们在“1713年国事诏书”上签字,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有权利继承奥利地大公之位,而她的丈夫弗兰茨有权利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有没有人反对呢?有的,查理六世哥哥的女婿,反对这份诏书。因为据说当年查理六世从哥哥约瑟夫一世手里继承王位时,曾经承诺,如果自己没有儿子,就把帝位传给哥哥的女儿,也就是约瑟夫一世的女婿应该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740年10月,查理六世去世。当天,年仅23岁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宣布继位,那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还正怀着第四个孩子。

继位战争
登基之后,特蕾西亚女王按照惯例向领地君主和各国首脑通报,几天之后,就遭到了反对。反对者正是约瑟夫一世的大女婿,阿尔伯特国王,他背后的支持者,正是奥利地宿敌,法国。西班牙也蠢蠢欲动,刚刚继位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也时刻准备趁火打劫。
讲到这里需要讲一下神圣罗马帝国,全称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始于962年,一直延续到1806年。在14世纪之前,这个帝国国王是有实权的,后来就变成了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邦联。那些有资格推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邦国就叫帝选侯。一般是7个帝选侯,其中三个是给教会的名额,4个是给世俗邦国的名额。这个皇帝的称号。
站在1740年10月的时间点上,刚刚继位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她有国事诏书,有广袤的国土,但是国库空空,只有一只不到10万人的军队。12月,也就是女王继位两个月后,普鲁士就对奥地利发动了战争。1741年4月,莫尔维茨会战,奥地利战败,震惊欧洲。为什么呢?普鲁士算是欧洲大陆的新贵吧,以前只是个公国,1701年,跟着哈布斯堡家族打仗,才给了个王国的称号。这就相当于新人打败了旧人,小弟打败了大哥。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纷纷选择和胜利者站在一起,国事诏书真正成了一纸空文。

普鲁士占领了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巴伐利亚选帝侯阿尔贝尔特,被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七世,特蕾西亚女王没有守住家族传承600多年的称号。这对年轻的女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特蕾西亚没有坐以待毙,她首先访问了匈牙利,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通过向匈牙利让渡权力,获得了议会信任,最终得到了一只10万人的军队。为了稳住了普鲁士,她签署条约,暂时承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全力对付法国和巴伐利亚。她甚至还从英国哪里获得了经济援助。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战争局面终于反转,1743年,巴伐利亚投降。特蕾西亚终于可喘口气了。但是此时,普鲁士撕毁了协议,又开始对奥利地动手。

1745年查理七世的死亡,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议和,成为这场战争的为转折点。到1748年真正结束,年轻的女王,一登基就打了八年仗。虽然失去了西里西亚,但是特蕾西亚女王守住了大部分领土,捍卫了自己的王位,展露出作为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嫡系统治者的政治才能。
1743年,特蕾西亚女王的丈夫弗朗茨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皇冠重新回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