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在华夏大陆的历史故事
围棋始于中国,至今已逾四千多年历史。 关于围棋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这是一个广为人们乐谈的故事。

据文献,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是在公元前548年。 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记录这样一句话,“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这是围棋第一次在史料中与政治相结合,作者用“举棋不定”这个围棋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统治者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之风更加兴盛了。 这个时候,下围棋被称为“手谈”。围棋开始进入到上层阶级,朝廷以棋设官,建立了“棋品”制度。 也就是说,棋艺高超的人,有资格入朝为官。根据《南史》中的记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由此可见这段时期统治者对围棋的重视。

唐朝,是中国围棋在历史上的重大变化时期。 由于唐代帝王们对围棋的喜欢,围棋可谓风靡全国。 围棋在这个时期,已经上升到与弹琴、写诗、绘画并列的风雅之事。与此同时,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成为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

中华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历经五千年,围棋之艺则陪伴了四千多年。围棋之道早已蕴含于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中华文化历经过汉文化的断层,但是围棋没有。几千年来华夏大陆蕴藏在围棋韵理中的文明从不曾稍离。
部分采源于水墨围棋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