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录
关于接地气
越来越不喜欢豆瓣的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越来越不接地气,小型秀场气质风靡。可以肯定的是文艺青年集散地这种标签肯定早已经不适合。当然,这一点也不重要。重点是观点见地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浮华浅陋,故作姿态尤为让人不适。从什么时候生活的真相开始变成一种隐晦共识的难以启齿。不时被背上文艺的大旗,豆邮从简单直接约否上升到如何看待道德对人性的束缚。更有大把空谈理想浪漫主义者。实在不好意思,我只想做个接地气的俗人,脱离双脚离地的孤独,厌弃所有的敏感纤弱,投入现世的洪荒大流,奔劳生存,勤劳生活,满是疲惫仍充满活力,身处逆境亦永不止步。质地坚实,粗犷强韧。何须虱蚤华袍,只顾星夜兼程。
关于前辈人设
办公室某位前辈姑且称为大A,大A已经快到退休的年纪,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吹嘘曾经的光辉职业经历,就职某某外企,多少年董秘经历种种,出于礼貌每每只能耐心陪笑赞美,与此同时大力抨击现今管理层,从老板到部门经理通通贬讽在内。时间一久还是敬而远之妥当。竟莫名有几分祥林嫂的模样。据说人上了年纪就会变得爱讲道理,动辄摆出一副过来人劝解姿态,想来着实可怕。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人生却是从来无法复制的。更何况牛逼吹得太大,难免不会闪了舌。是骡子是马,日子一久自然明目。用陈述代替评断,用兼容代替独断。难的往往正是跳出自我的框架预设。
关于休眠和写作
写不了任何东西亦无法进行任何深度思考一度令人苦恼,久而久之麻木。少年时代梦想写小说,在写了众多索然无味的文字堆砌体后意识到并无那般能力与天赋,如同在成年之后认清生活的真相我们终将步入平凡一般半是感叹半带失落。再到之后提笔日志都变得困难异常,昂妹习惯性吵吵闹闹,忙完一天的工作,料理完琐碎家事,只剩身心俱疲的躯壳,身体的疲劳运转取代了大脑的思考继而休眠停止运作。直至工作材料中的遣词造句逻辑推敲顺理成路,俨然多出几分玩味。偶尔尚有余力,重新开始阅读。做个现世主义也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