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的省思
(1)
在极权社会里,普及文化及现代媒介,不论是流行音乐、小说或电影,功能是操纵群众。
阿多诺称之为“文化工业”,因为普及文化一词仍假设文化是从群众中来的,但其实先进科技社会,文化工业是由上而下的操纵群众意识。先进科技社会如一极权整体,能控制每一范畴,由文化至经济皆不放过。
(2)
基本上,大众文化并不是早期放任自由时代资本主义的产品。它是今日极度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糅合了集体主义义(totalitarianism)和法西斯主义的产品。
这个产品的本质是集体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然而,它的表象却正好相反,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或者是说借着个人满足与自由表象来完成集体控制的事实。
这一切,在三十年前就已被阿多诺看得清清楚楚了。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看法“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出现,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在德、日、意等国是伴随着法西斯主义有意证的操纵媒体(电影、报纸、收音机、机关刊物)。在英、美、法等国是随着经过自由竞争而出现的言论托辣斯集团,依自己公司利益在操纵媒体(看过电影《大国民》吧?报团、无线电公司、通讯社)。
这个现象,到了二次大战以后,更形发达,形成了空前未有之庞大的普及文化——从文明人类生活一切可能接触到的细节着手。
(3)
阿多诺认为:古典的上流社会文化,向往一个日常生活之上的更美好世界,可以靠个人修养去实现的。但放任时代资本主义的“内心自由”,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受操纵性的普及文化所侵蚀。
(4)
在另一本他与霍克海默的作品“ 文化工业: 启蒙就是瞒众”(TheCulturelndustry:EnlightenmentasMassDeception)中,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制造的是假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市场及商品看似是可供自由选择,但其实每样文化商品都是预先估计好了市场的反应,故此是基于“划一”原则:个人只是被动的接受。
譬如说流行音乐,每多少首歌,必有几首高踞流行榜,音乐消费者以为这是个人自由选择的民主结果,其实是音乐工业推销商品的划一伎俩。
在“大众文化”的时代,个人被不可抗拒的商品集体主义所淹没。因之,阿多诺的文化观,被逼迫到最后的一条战线,就是“个人”。
除非以个人的力量在自省里发出道德的声音,才能够在“大众文化”中,创立一个“异质文化”或“小众文化”。而“异质文化”、“小众文化”在阿多诺眼中,才算是真正表现人类创造力的文化。
(5)
发展个人最前卫的创造力,至少是与大众文化做抗衡的一种方式。且依历史经验,对体制反抗,个人的开始常为充分且必要的。
(6)
阿多诺指出基于意识的双重性,或许文化工业尚未能完全成功地操纵人类意识。当群众参予普及文化活动时,虽为寻求娱乐,但我们不应单面地用道德禁欲主义眼光谴责这种行为,群众的心理,可以是同时向文化工业妥协,同时又作出抗拒。
(7)
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一切文化商品,也是双重性的,其中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颠覆性的一面,这两面的矛盾,将成为今后文化工业的最主要生产与再生产的前提了。
只要我们打开电视连续剧,或者是到百货公司走一走,我们是不是看到了一个所谓的“商品乌托邦”与“商品法西斯”的综合体呢?
节选自《野火集》后半部分读者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