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题目归纳
第六章 记忆
1、小王先学习了汉语拼音,随后学习英语,在使用拼音录入汉字时经常会混淆拼音和英语,产生这种干扰的原因是:倒摄抑制
干扰说: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其他刺激的干扰造成了遗忘。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学习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2、一位老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走到村头小桥时,触景生情,想起了童年往事,这个例子主要说明的是:提取线索对于回忆的影响
提取失败说认为,在长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只是在提取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已。看到小桥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小桥即回忆提取的线索。
3、系列位置效应被看做是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划分的依据,如果在实验中加快单词系列中每个单词的呈现速度,最可能的结果是:对首因有影响,对近因没有影响
持两种记忆说的学者认为:记忆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反映长时记忆,曲线的末尾反映短时记忆。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的方法证明了这种学说。其中双重分离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长时记忆(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近因效应),如单词呈现的速度、频率、系列长度等。一些变量可以改变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如干扰活动,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这样可以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
4、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再认法,重构法,节省法,词干补笔法
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再认法、重构法、节省法、词干补笔法等
5、根据图尔文的观点,能够用内隐记忆解释的现象有:动力定型,动作技能,觉醒状态
图尔文的SPI理论认为,动力定型、动力机能及简单条件反射都是程序记忆系统,提起方式是内隐的,而工作记忆属于初级记忆系统,提取方式是外显的
6、下列选项中,相对容易保持但一旦记住后就很难遗忘的记忆是: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又称运动记忆,指以过去从事或做过的身体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和其他记忆类型相比,其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一般比较容易,也不容易忘记
7、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双重编码理论
佩维奥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他假定存在两种不同的表征单元:适用于心理影响的图像单元和适用于语言实体的语言单元,前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图画信息,而后者就是“具体的词”或“抽象的词”。后续的许多研究证实,图画信息通常要比“具体的词”或“抽象的词”更容易被记住,证明了两种编码系统的存在
8、各种感觉的后像均来源于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9、被试在反复多次的自由回忆实验中都以相同的顺序会议单词。这表明他采用的编码方式最可能是: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言语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音律和音节等,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举例:以相同的顺序回忆单词、记忆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等
10、在学习无关联材料时,个体倾向于将分离的项目构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是:主观组织
主观组织:将分离的项目构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11、海马回的功能是:外显记忆的临时加工场所
海马内的长时程增强(LTP)作用能使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长时间的加工,然后再把这种信息传输到皮层相关的部位,做更长时间的存储。例如一个电话号码或者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及的话,就会进入长时记忆。因此,海马是外显记忆的临时加工场所。
12、小王遇到车祸撞伤了头部,从此以后他丧失了车祸发生前的记忆。小王的经历属于:逆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在遗忘症产生前习得和存储的记忆丧失,但产生新记忆能力不受影响。而逆行性遗忘正好相反,顺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但之前的经历则保持着良好的记忆。
13、瞬时记忆的信息保持形式是:刺激物的形象,感觉后像,语音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形式主要是刺激物的形象、感觉后像、语音。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它以感觉的原始形式户存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14、按通道性质,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分为:听觉编码,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形式过度。
15、工作记忆模型中语音环路包括:语音存储,发音复述过程
语音环路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语音存储,一部分是发音复述过程
16、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的编码形式有:按语义类别编码,主观组织,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1)按语义类别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存储;(2)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言语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音律和音节等,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3)主观组织:将分离的项目构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17、接到不常联系的朋友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指导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暂时性遗忘,舌尖现象
回忆时可能出现舌尖现象,是指明明知道对应的答案,却因情绪紧张或其他原因,一时想不起来的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1)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2)特点
① 时间: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
② 容量: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若用组块的方式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③ 编码: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在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
④ 提取:短时记忆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⑤ 遗忘:遗忘的原因可能是信息的自然消退或信息的干扰作用
⑥ 存储:通过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2、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哪些
(1)含义:短时记忆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2)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① 个体的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② 材料的加工深度。认知加工深度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重要因素
③ 组块。虽然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是它是以组块为单位的,这样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④ 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识记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⑤ 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中间位置的信息编码效果较差
3、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记忆的方法对遗忘规律进行定量研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实验使用的材料是无意义音节
(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什么
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重新学习节省量
用节省法的计算公式衡量:节省百分比=(初学所用时间或次数-重学所用时间或次数)/初学所用时间或次数x100%
(3)用简图画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然后趋于平稳。
4、简述斯滕伯格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三种假设及研究结果
(1)三种假设
① 平行扫描:指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
②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指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③ 完全系列扫描:指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检索,然后判断
(2)研究成果
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5、系列位置效应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
(1)系列位置效应: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称为近因效应),然后是开头呈现的材料(称为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差。
(2)产生:材料的中间部分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和回忆较困难。而开头的材料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末尾的材料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的效果较好。并且末尾的材料从识记到回忆的间隔时间短,所以效果最好。
6、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遗忘的时间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然后趋于平稳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遗忘速度从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到熟练的动作依次减慢;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的越多忘得越快。
(3)学习的程度:按照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程度、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称为近因效应),然后是开头呈现的材料(称为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差。
(5)识记者的态度:不占重要地位的、不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被遗忘。
三、名词解释
1、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2、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以间隔的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呈负加速型(这个曲线就叫保持曲线);若以遗忘的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应为遗忘曲线,它是正加速型的。
3、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得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将逐渐消失。
四、综合题
1、试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各自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1)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是个体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外显记忆是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搜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表现出来的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影响。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① 信息加工水平不影响内隐记忆的效果,但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明显
② 一般而言,内隐记忆的消退速度比外显记忆慢
③ 外显记忆的成绩会随识记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
④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
⑤ 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但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影响
2、什么是工作记忆?具体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
(1)工作记忆的含义: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同时,又将信息暂时存储的记忆系统。
(2)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
① 中央执行系统:是一个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重要的组成成分。主要功能有协调视觉—空间模板和语音环路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② 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和空间的信息。主要功能有暂时存储视觉和空间的信息,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映像
③ 语音环路:用于处理以语言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言存储和发音复述两个过程,语言存储保存语音的信息,但时间很短(约2s)。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使之保存下来,也有助于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听觉信息
④ 情境缓冲器: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容量有限的部分,与长时记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