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达《仅三天可见》:
新一季《奇葩说》开播,但是没有姜思达的身影,就像他与谢娜半真半假开玩笑说的,与前公司闹掰了。所以他不来《奇葩说》,就连与米未合作的短视频节目《透明人》也不再更新。然10月29日,他带着他全新的访谈类节目《近三天可见》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说起访谈类节目,大多数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这类经典的传统访谈类节目。近年来随着网络快速发展,访谈类节目也逐渐发生变化,像鲁豫就走出演播室、走近大咖的真实生活,给大家带来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或者前段时间大火的许知远的《十三邀》,访谈场景多元化,有一期甚至主持人与嘉宾一边吃火锅一边做访谈;华少的《今夜九点半》,则是特定夜晚登门造访。 《仅三天可见》也是这样,姜思达走出传统演播室,按他自己的话说“在社交中对谈,于对谈中社交”。《近三天可见》的定义是“全国首档明星社交实验”,对于其他节目,《仅三天可见》又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近三天可见》最特别的就是它“三天”的概念,连续三天跟访,有助于消除发问者与访谈对象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姜思达:“第一天用镜头感行事;第二天,镜头感加一些疲惫;第三天,爱咋咋”,最后达到一个比较深的立意。 但就目前看来,《仅三天可见》目前在“仅三天”的开掘不够,三天里给观众的有效信息量很少,这三天就像每天跟着被访者参加活动、拍些素材,然后就各回各家,节目中“三天”从陌生到熟悉、从戒备到放松的过程并没有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哪怕姜思达说自己更放松了,观众也不太能感同身受。 到今天,《近三天可见》已经播出了两期,第一期嘉宾是姜思达的“恩人”谢娜,他也直言谢娜并不是他理想的访问对象,因为谢娜对他来说是熟悉的、甚至是“恩人”,因为谢娜曾经在他们还不认识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帮他说话,这件事给了姜思达极大的触动。这导致他带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可以说,姜思达访问嘉宾的同时,摄影机也在访问他。

但是即使如此,第一期节目也有亮点,姜思达在访谈中反问自己“自己喜欢谢娜也许是因为那两个前提:她帮过自己,她很有名,但如果不记着她所谓帮你那件事,如果不记着她功成名就,你能否还喜欢她?”

第二期的嘉宾是池子,也是让我被它吸引的一期。池子,大家都知道,是个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总是给人一副散漫自在、好像不会被任何事困扰的样子;他被称作 “脱口秀天才”,和李诞同期大放光彩,却选择在24岁主动告别舞台;他作为公众人物却视镜头为无物;他怼起明星来不计后果,同时又嘻嘻哈哈让人摸不着脾气。

节目一开始姜思达就抛出一个对池子的看法。 “池子一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略神秘的存在,他很奇怪,他很有自信。我觉得他有一个我身上一直想学但是没有的好。这一定程度是他的问题,也是我羡慕的地方,就是他在镜头面前是一个极其放松的人,他对待机器的态度,就是像对待一坨狗屎。” 不知道池子的自信来自哪,节目一开始录池子就在镜头各种蹦跶,感觉池子身上没有一点身为艺人面对镜头的做作与伪装。 然而,就是这样的受访者,让姜思达在节目结束的时候直言“池哥”,让姜思达说出这样的话:“我不能因为这三天,就笃定我多了一个没事日后常联系的朋友,但最差最差,我多了一个能够彼此照顾的人。”让姜思达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是池子。是那个没长心的、浑不吝一样的池子吗? 也是这个严肃的、没有笑容的池子。

我为什么喜欢姜思达? 无论是从他一开始在《奇葩说》里出现,还是到他后来的《陷入姜局》、《透明人》,他话语中的走心与沉浸感都扑面而来,尤其是从他的访谈节目中。对于他来说,剖析人性可能是一种本能。 《仅三天可见》对我来说,看姜思达,比看嘉宾更有意思。 就像在《仅三天可见》里他说的那样:“我喜欢在情感上或者在人生上有一定程度破碎的人。” 在他与池子的“三天”里,第一天是工作,池子是个脱口秀演员,对他来说“开放麦”是基本功,但姜思达却开始焦虑,他本人自己的想法是“这给我的紧张程度完完全全高于采访了,我已经不管池子在干嘛了。”害怕出错、又带着一丝期待。 怕姜思达扛不住,已经决定不再登台的池子说:“没事,为了你我也可以。” 怕姜思达招架不住,他也愿意站上舞台。 第二天是池子的朋友圈,笑果文化的金牌编剧们,池子带着姜思达去参加《脱口秀大会》许多成员在场的私人野餐,简而言之,一群"池子"的野餐。 网络上有个笑称:一群“池子”里的姜思达,就让我看到了那个社恐的自己。 姜思达努力适应,却无法适从,他在笑,但他不开心,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一样:不是不喜欢,只是无法适从。

这让我们产生疑惑:姜思达能和池子变成朋友吗?第三天还能好好采访吗? 然后,恐龙来了。 池子扮成恐龙的这一段真的让我在寝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


没想到最终访谈时,坐在一起的两个人居然如此和谐。

直到池子坐进采访间,看着突然严肃的池子,这样的池子是我从未见过的,这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个从未产生过的疑问:“池子是真的快乐吗?” 他不是假笑男孩,放声大笑也只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但敷衍的时候,也是这么笑的。 池子不是没有伤痛,而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能在采访中看得出池子在说要给节目组爆个大料、说出自己童年伤痛时的犹豫。在节目里,池子第一次公开谈起母亲生病去世的往事。经历了生离死别后,池子的想法也发生了转变。他说,乐观不是碰到好笑的事笑,乐观是碰见不好的事还能笑。 《仅三天可见》采用“纪实+访谈”的形式,让我们看到池子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节目中所展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乐观自信与独立精神,无一不戳中当下年轻人的痛点。 《仅三天可见》还有一个亮点设计,就是每期节目末尾,有一个“两真一假”三个问题的问答。姜思达与嘉宾互问三个问题,回答两个真、一个假。固然真真假假仍旧是雾里看花,但形式上的创新蕴含的八卦容量,有时不亚于一小时的八卦访谈。 三个答案里两真一假,真真假假观众只能去猜。 哪个问题要说假话,哪个问题要说真话,会不会遇到必须说假话的问题或者必须说真话的问题?就很妙。 在第一期采访谢娜的“两真一假”里, #谢娜回应网络暴力#、#谢娜回应张杰绯闻#一同登上热搜。 而谢娜反问他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你觉得我美吗?”“你觉得你聪明还是我聪明?”“你跟原来的公司闹掰了吗?” 前面两个都是傻白甜忽悠人的,让姜思达谨慎思考要不要说假话。而最后一个就超级八卦,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都很值得品味。姜思达翻了一个白眼说“掰了掰了”的样子,简直是这节目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