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音有感·《广岛之恋》
先是看了电影,随后听了同名歌曲,然后去看的小说,确切来讲应该是剧本。
这也很切合作品问世的时间顺序了吧,同常规思路不一样,这部小说是在电影拍摄制作后完成的回忆剧本。
广岛之恋也是列在我的循环歌单了,起初是因为Karen,她的《慢慢喜欢你》,还有《忽然之间》等等太多,还有她的长发,都是我喜欢的理由可以吗(OK,谈起喜欢的东西就是废话太多,略跑题)。
广岛之恋,这首是张洪量为纪念自己在加国与一女孩的短暂恋情而写下的歌曲,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大概率也是看到同名电影有感而发的作品吧,嗯,哈哈哈哈哈,和词人和编曲谈恋爱还是很浪漫的哈。而Karen也是深得张洪量老师青睐,据他所讲,这首作品也是其为Karen量身定做。
好啦,下面为大家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丽娃与纳粹德国兵相恋,在随着广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的投递,不仅结束了战争,也结束了丽娃的初恋。丽娃的恋人被人枪击,死在了他的怀里,她由于和民族敌人相恋,成为当地人和家族的耻辱,后来因为精神错乱发疯被关进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被剃光了头的丽娃精神彻底崩溃,在地下室中她啃食墙壁上的泥土。后来她离开那个让她痛苦的城市,内维尔,来到巴黎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为一名演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多年后,她随剧组来到广岛拍摄影片,偶遇日本男人,在一夜情的旅馆里床榻上和咖啡馆里,她对他讲述了她成之为现在的她的原因,也就是有关内维尔的爱情故事。
影片属意识流左岸派,用插叙的方式展开,在男人和女人单调枯乏的对话引入日本二战广岛博物馆。黑白的镜头不断在遍野横尸、畸形生物和断壁残垣中切换。电影制作成本很低吧,因为大都是法国女人丽娃和日本男人的对话,看过电影的人应该怎么都不会忘记电影中单调重复的对白——
他:你在广岛什么也不曾看见。一无所见。
她:我都看见了。毫无遗漏……
他:……你在广岛什么也不曾看见。
她:我曾四次去博物馆。
他:广岛的哪个博物馆?
她:在广岛,我曾四次去博物馆……
就是我也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看完这部影片(给自己一大写的黑人问号脸)。
在广岛的艳遇,日本男人打开了法国女人的回忆闸门,回忆如洪水猛兽,喷泻而出,不可遏止。是战争,让丽娃和德国男人相遇相恋,多年后,丽娃又来到广岛拍摄战争和平宣传电影,这应该是作者让女主前后呼应的线索,其实女主因为恋情发疯而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让我不禁想起作者杜拉斯在自传体小说《情人》中的一句话,“你是为爱情而生的”“你爱的是爱情“,或许杜拉斯本人就是这样的吧?或许丽娃就是这样的吧?所以才成其为现在的丽娃。
杜拉斯的很多作品是没有结尾的,《广岛之恋》亦是如此。有很多人在看过电影之后猜测女主会因为日本男人的挽留而留下,可是在读过剧本后,我不信你还会这么认为。丽娃与日本男人的偶遇,只是偶遇,仅此而已。
“我遇见你。
我记得你。
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
你天生就适合我的身体。
你是谁?
你害了我。
我那时饥不择食。渴望不贞、与人通奸、撒谎骗人,但求一死。
……
你害了我。
你对我真好。
……”
这样的丽娃,在内维尔的卢瓦尔河旁,随着德国恋人呼吸的消止,已经死去了。
不止如此,很多镜头都有暗示,比如丽娃在宾馆走廊徘徊很久推门进去后,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还有她看着熟睡的日本男人发呆,都是丽娃内心的真实写照,她的爱情已经死去,她已经死去,在广岛的蘑菇云升起时的那个叫做内维尔的小城。
讲述到此,到底怎样,你们自己去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