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逼着做事就不想做了
自从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之后,我发现自己一个根深蒂固的特性,那就是只要对一件事产生一点被逼迫的感觉,我就会瞬间对此事丧失兴趣,哪怕开始是兴致勃勃的,以至于我有时候做事小心翼翼的,生怕产生一点被逼迫的感觉。一旦产生这种感觉,接下来做这件事就会觉得是一种煎熬,一分一秒都是。比方说,最近在美团上开了会员,有六张券,必须要在一个月内用完,这一点让我感到被逼迫,本来热衷于叫外卖的我,最近却不怎么想叫了。
这其中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至今也没彻底搞清楚。结合之前了解的“童年补偿”理论,我从童年经历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小时候外婆对我非常严格,有时到了变态的地步,我经常被迫服从她的要求。比如说睡觉,农村下午吃饭很早,那时候吃完饭可能还不到五点,然后她们(外公外婆)要求我必须吃完饭就睡觉,我又不敢反抗,只能在小屋子里面躺着。那时候是夏天,天黑的很晚,我从吃完饭一直躺到天黑才能睡着。小屋子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牢笼,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还没有完全消去,一个人在昏暗的房间里躺着,甚至不敢乱动,小木窗透出一点外面的光,让我知道天还没黑。有一次突然停电了,电扇停了,我机灵的跑到外面说屋里热(其实我不热),他们允许我坐在外面的凳子乘凉,听他们拉家常,那一刻的快乐我现在也记得,是自由的感觉。可是过了一会电又来了,他们又要我回房间睡觉,我心里很失望,想着这电为什么不多停一会,刚从牢笼出来又要回去,这比一直待在牢笼更加痛苦,好像心被提上去又率下来,这种事使得我对心理落差特别敏感,很容易对一件事感到失望。
这种早睡的生活可能持续了一个夏天吧,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在童年的一年四季都在法生。豆瓣之前那篇关于童年补偿的文章真的太对了,看完之后恍然大悟,终于有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审视自己,追根溯源之后可以尝试对症下药。以上早睡的事应该就是被逼迫感的由来了,我现在睡觉经常就睡不着,偏偏我喜欢逼迫自己睡觉,结果是陷入恶性循环。我有时候真是自我矛盾的人啊,这矛盾感能将我自己拉到大大小小的深渊。
暂且放下回忆,回归正题,我继续探讨“被逼迫感”,我希望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释和解决办法。这个问题不知道该怎么搜,百度知乎都搜不到类似的。可能有时候只是对泛滥之物的厌倦吧,属于人之常情。不过我对很多事情的兴趣都没有别人高,跟个木头人一样,这也使我的生活变得无趣。我什么时候才能热爱和享受生活呢,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自在。
这篇文章偏重于回忆,对问题本没有解决,现在我实在想不通这个问题,留给时间和实践吧,相信某天会弄明白的。童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太大了,刻在脑海挥之不去,一旦回想起来便如抽丝一般滔滔不绝。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童年教育真的非常重要,许多成年之后的心理行为都能在童年经历中找到源头。我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有一个舒适温馨的童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