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摸鱼
把托尔斯泰的《穷人》找出来又看了一遍。小时候读这篇小说只觉得渔夫夫妇真是好善良,长大以后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妻子桑娜把女邻居的孩子抱回家的时候虽然毫不犹豫,但是她心里是很害怕的。怕什么呢,怕自己被丈夫揍一顿。“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渔夫以前一定打过她的,而且恐怕不止一两次。注意桑娜这里的心理活动,不是“他会怎么说呢?会骂我一顿然后让我把孩子送回去吗?”而是“他会揍我一顿的。”是非常肯定的语气。 当然我们知道,后来渔夫不仅没有打她,还让她赶紧把孩子抱过来,不要让孩子看到死去的母亲。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渔夫无疑是个善良的人,否则不会这么穷苦还决定抚养那两个孩子。但是渔夫是要打人的,桑娜对他心里是有畏惧的。就连结尾,渔夫催促桑娜去把孩子抱过来时,语气也从来不是温柔和气的,他说“快去,桑娜!” 要是按现在的标准(主要是广大年轻网友的标准),渔夫就是个家暴渣男。但是这又是个多朴实善良的人,他不是没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负担,但不过是一句“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没有一长串的道德实践理性思辩,也不考虑利弊,但是又如此真实。 这个男人,这个渔夫,他可能平时喜欢喝酒,喝多了会打人,但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出海的时候,心里想的肯定全是自己的家人。可能他喝醉了还会抱怨,会骂骂咧咧,但是天没亮他就又出门了,去养活这一大家子人。日子还是一样的过,他的妻子怕他但也爱他。 我喜欢这种粗砺的爱和善良。它不完美,笨拙,带有人的种种缺点,但是强大。 这个世界有时候真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世上的人也是,叫我为难,但我还是很喜欢。
你也很叫我为难,但我还是很喜欢。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