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那些可爱的老人们
暑假十多天的欧洲游结束得还算潇洒干脆的,短短的周末两日游竟然让我走心了,说好的要理性,不放纵感情,见好就收的,果然情感这东西还真不是水龙头,即开即关的那么轻巧。周日离开肇庆那空落落的心啊,午饭吃得是食不知味,六神无主,知道吃完这顿饭就该走了。再见,鼎湖山可爱的老人。
这几年多次出门游玩似乎每段行程都会跟老人结缘,或许因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对老人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所到之处总会不自觉的关注老人。他们的面容总是那么温和慈祥,行动迟缓所以让他们有别于浮躁的年轻人,总是默默的很安静的不急不躁的做着自己的事,他们无处不在的淡定会让自己也会跟着平静和慢下来,他们是那么的可爱,怎么能不引人瞩目呢?后来我发现无论在哪里,我的目光总会最先找到他们,跟随他们,有时甚至跟在后面随着他们的脚步走,旁观他们一言一行,观察他们的表情,被他们所吸引,对,我会被这种生活吸引,在他们身边就会让我很满足,特别是当我身在他乡之时,因为我常常是一个人出门,或许是他们身上的温情友善抚慰游子在异乡孤独的心。
清晨的鼎湖山幽深雅静,六点半上山,同行的几乎都是老人,有的刚要上山,有的已经下山,林中常有三五成群一起做操的老人。沿着上山的小路有一条溪流,潺潺流水使山林显得更加清幽灵动,小溪中散乱分布着大大小小光滑的石头,一路上可以看到一个个老人邻水而坐,铺着条毛巾就静静坐在那些光滑的石头上,他们常常是一个人,也有三三两两坐一起聊着天的,其中一处有两个老奶奶,盘腿隔水而坐,面对面隔空对谈,我们从上面往下看有种禅的味道。来到飞水潭,这里已经聚集不少人,谭边有大妈在跳广场舞,有练拳做体操的,有安静在打坐的,台阶上坐着老人在看书的,还有一群打扮时髦,正起劲拍照的老年团,山水的幽静与人世的繁闹融为一体,简直不要太惬意,选一处坐下欣赏自然与人世的和谐统一,旁边坐着的穿着红条纹胖墩墩的老爷子看着大家舞来舞去,最后按奈不住,走到水边大石头上,也跟着做了几组我们小时候做的广播体操,老人萌起来起来都没小孩什么事。离开飞水潭后接着去了庆云寺、蝴蝶谷和宝鼎园,这一路上看到老人居多,有住在山下的登上者也有很多外地来了,有一个人的,有夫妻结伴的,有一群都是阿姨的,或者阿姨大叔团。他们笑起来比孩子还爽朗,拍起照来比模特还专业,他们看起来都很轻松和愉快,相比眉头紧锁的年轻人,他们轻快多了。下山本可选择乘车,但因不舍依然原路步行返回。途中照样经过庆云寺,在这里遇到了一老人团,导游带队刚下大巴车,我有意放慢速度跟着他们一起走。老人平均年龄七十以上,身材都略微发福,但穿着都很得体讲究,甚至时髦漂亮的,每个人的穿着搭配都是认真思量过的,那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浓缩,值得被细细品味,有个老爷爷穿着背带裤的老爷爷那气质简直就像电影里走出来的西方老人。从他们相处看来他们中生活中原先就认识的,团里有看来是夫妻的,但多数可能都是独自一人,他们走路都是不紧不慢很从容,看但他们就觉得这才是真正来旅游看风景,而不是在赶场子。他们常常看到一个什么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水池里的乌龟,会聚在一起观看很久彼此要讨论交流,比年轻人好奇心还重,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停下来看路边一棵树,水里的一条鱼呢?他们比什么风景都值得被欣赏,观他们的的一言一行,自己的心都会跟着慢下来。可惜后来我竟然把他们跟丢了,后来一路都没有找到他们,我就发一会儿呆不可能沿途都没赶上他们,或许山路崎岖,他们 参观完寺庙导游就带他们回车上,这样想不禁就会觉得未免太遗憾了,好不容易出趟门,多可惜。心里知道差不多要离开的,惆怅就容易矫情了。
山下买了鼎湖山的香樟木作为留恋,带着一袋子木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