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姗姗来迟的到访
一直对北京有一种执念,可能是由于自己小时候跟爸妈在北京住过很久,大概是我两三岁的时候,说实话要清晰地记住两三岁时候的北京,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记忆中总是有那种模糊的印记,脑海中会出现那些人,虽然没有清晰的轮廓,但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脑海中出现的景象是出现过的。或许出于一种对记忆的追寻,或许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所以我对于北京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度,北上广深这四个被当代人追捧的城市,其实我对它们印象都很好,但是如果真正让我选择的话我还是想选择北京。
时隔二十多年后,我又一次来到北京,之前一次来到北京很遗憾没能去故宫,我对于故宫的执念大概源于步步惊心里面那场经典的雪景图,我想着下了雪的故宫肯定很美吧,一直想拍下雪了的故宫,但是一直没能如愿。当然这一次还是没能如愿。
这次来北京真的是自己最任性地一次旅途了,因为以往总会考虑来回车费那么贵,住宿那么贵,我根本负担不起,这一次有师姐在北京开会,我刚好可以过去蹭住,加上临近毕业真的太迷茫,太痛苦,整天失魂落魄,我也感觉自己急需换个心情了,于是义无反顾地踏上火车,来到北京。
到达北京站以后,人真的比想象中要多,即使是工作日,旅客出行量也是高的惊人,北京站感觉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了,各项设施都很老旧,地铁也很狭小拥挤,那一刻我就在想是什么促使大家心甘情愿地投身到北漂一族,至少从我挤地铁来看真的是很不舒服。乘坐地铁到国家会议中心,广场附近有散步的大爷大妈们,人还是很少的,这里聚集了水立方、鸟巢等新兴建筑,我不知道这里属不属于北京的一个繁华的中心,住的宾馆是在南里社区的家庭宾馆,离会议中心大概1公里左右的距离,很方便,宾馆应该是一对小夫妻自己原先的住房,很温馨,两室一厅一卫,当时想着我要是能在北京拥有一套这样的住房真的是此生无憾了,房子开窗就能看到鸟巢和水立方,小区对面就是中科院小学,对于还没毕业每天能愁吃愁穿的我来说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本来想着能去国家会议中心蹭个地理大会,没想到没有报名是没办法进入会场的,所以会议的第一天,我实在没地方可去,也不能来北京一趟就躺在宾馆睡大觉吧,所以干脆在大众点评查了一下故宫的门票看能否预定,刚好还是可以预定当天的,我就赶紧用手机搜索了一下公交路线,坐着82路公交从国家会议中心去故宫了。

故宫后墙的银杏树,被我p得有点过饱和了,但真的是很好看了,那天下着微微雨,很清冷,很多人都在树下拍照。

下了雨的天,地面有点潮湿,游客很多,可能相对于节假日人已经算是非常少了,但是我依旧觉得有点喧闹,租了一个解说器,20元,但是解说的我感觉很粗略,没能尽兴,每到一个宫殿,拍照的人成百上千,拍抖音的更是数不胜数,大家熙熙攘攘地全都挤在宫殿前面,越是不开放的区域,大家猎奇的心理更严重,感觉可能是受了抖音的荼毒,很多人都扒在门缝往里瞧,总希望自己能得到不一样的景色或经历。反倒我自己本来想着多拍点故宫的照片,但是一进来故宫,想着几百年前这里可是帝王住过的地方,想着我们今天踏上这片土地地下人是否会有感知,这么一想内心的敬畏盖过了内心的好奇,也就更专注于解说,无暇拍照了。


故宫的城墙真的是我的最爱了,总感觉这些城墙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岁岁年年,改朝换代,这些城墙见证了中国历代帝王的变迁,陪伴着那些一辈子困在宫中的女子,如今看着这些饱经岁月洗礼的历史遗留,内心更多的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