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袍罩住了什么
裹脚布裹出了残疾的肢体和灵魂,罩袍罩住了什么?
4月26日,比利时下议院一致通过法案,在所有公共场所禁止全部或部分隐藏面部导致不可识别的着装行为,成为首个立法禁止罩袍(niqab、burqa)的欧洲国家。5月初,意大利首位穆斯林女子因穿罩袍被警察罚款500欧元;5月19日,就在法国政府提交禁穿罩袍的法律草案之际,一名60岁的法国女律师因强行撕下一名穆斯林女性身穿的罩袍,引发激烈的肢体冲突,为愈演愈烈的罩袍之争火上浇油。
在自由民主的发源地欧洲,法国、意大利、丹麦、瑞士、奥地利均有意向比利时看齐,尤其是以自由、平等、浪漫、优雅著称的法国,支持禁穿罩袍的民众高达70%!英国、荷兰则支持以穿着表达信仰的自由。英国甚至认为依法国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应接纳不同的宗教信仰。这显然是在暗示以民主压倒自由的法国大革命曾经带来的灾难。
禁穿niqab(黑色全身罩袍,只露出眼部)和burqa(蓝色全身罩袍,眼部用纱网遮住)有着足够的理由: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便于警察辨别身份;法国西部一名穿着蒙面罩袍的穆斯林妇女开车被警方罚了22欧元,理由是她的穿着限制了视野,有碍交通安全;研究者发现,蒙面妇女及其用母乳喂养的孩子缺少足够的维他命D,增加了患佝偻病的危险;“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年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对视力有一定的损害,不利于身心健康。萨科齐明确表示法国不欢迎伤害女性尊严和平等权的罩袍。
罩袍之争还涉及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人们有无权利自我伤害。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意见是,法国人太过粗暴,“你不自由就逼你自由,恰恰丧失了自由中最可珍贵的‘选择的自由’。”(邵建《一袭罩袍,一对冲突》)
允许你选择从六楼或九楼往下跳,算不算“选择的自由”?最可珍贵的自由绝非“选择的自由”,而是这种选择能否带来自由。众所周知,人质选择爱上绑匪,就必须将其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里解救出来。
“美人小脚倍温柔,能使名花欲见羞”,缠足陋习不可思议地沿袭千年,整个社会对这种严重摧残女性身心健康的变态行径趋之若骛。清兵入关,辫发易服的同时,禁绝缠足,没想到惟独缠足之风奈何不了,康熙7年(1668年)只好罢禁,有“男降女不降”之说。民国2年(1913年),云南民政厅长罗佩金颁布《云南通省妇女缠足惩禁令》,规定“未缠足者不准再缠,已缠足者立即解放,否则按照五个标准每月科以罚金”。
对遭受愚弄、以畸形和变态为美而自愿缠足的女性,以“惩禁令”逼她们丢掉裹脚布,显然比听凭她们“自由地缠足”靠谱。因不适当的教育、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产生的自愿(自残)行为,文明社会当然无法容忍。按照“正派社会”的理论,一个人的自由、人格尊严如果受到侵犯或羞辱,即便受害者本人不以为意,社会也有理由感觉受到了侵犯或羞辱,这种反应越强烈,这个社会就越正派。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60岁的法国女律师岂能不懂法律、不知尊重他人?实在是为21世纪还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女同胞感到难过,义愤发自肺腑而后有惊人之举。
说到理解和阐释教义,有一个很好的故事:2007年BBC记者诘难支持同性恋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得主、南非大主教图图:“有人说圣经反对同性恋性倾向,请问大主教有何意见?”
图图回答:“圣经说不要吃猪肉,谁又遵守过呢?大多数人停止吃熏肉和鸡蛋了吗?圣经说星期六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安息日,但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无视这一点,而把星期日当作安息日。我们为什么在这一方面如此明确地违背而在另一方面又恪守圣经的教导呢?我们得对圣经作另外的解释。我认为耶稣会站在同性恋者一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自由和权利,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国家、法律、道德、宗教、文化、服饰等工具就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宗教若非民众的鸦片,无论真主还是耶稣,都理应站在勇于维护自己权利的女性一边。
4月26日,比利时下议院一致通过法案,在所有公共场所禁止全部或部分隐藏面部导致不可识别的着装行为,成为首个立法禁止罩袍(niqab、burqa)的欧洲国家。5月初,意大利首位穆斯林女子因穿罩袍被警察罚款500欧元;5月19日,就在法国政府提交禁穿罩袍的法律草案之际,一名60岁的法国女律师因强行撕下一名穆斯林女性身穿的罩袍,引发激烈的肢体冲突,为愈演愈烈的罩袍之争火上浇油。
在自由民主的发源地欧洲,法国、意大利、丹麦、瑞士、奥地利均有意向比利时看齐,尤其是以自由、平等、浪漫、优雅著称的法国,支持禁穿罩袍的民众高达70%!英国、荷兰则支持以穿着表达信仰的自由。英国甚至认为依法国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应接纳不同的宗教信仰。这显然是在暗示以民主压倒自由的法国大革命曾经带来的灾难。
禁穿niqab(黑色全身罩袍,只露出眼部)和burqa(蓝色全身罩袍,眼部用纱网遮住)有着足够的理由: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便于警察辨别身份;法国西部一名穿着蒙面罩袍的穆斯林妇女开车被警方罚了22欧元,理由是她的穿着限制了视野,有碍交通安全;研究者发现,蒙面妇女及其用母乳喂养的孩子缺少足够的维他命D,增加了患佝偻病的危险;“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年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对视力有一定的损害,不利于身心健康。萨科齐明确表示法国不欢迎伤害女性尊严和平等权的罩袍。
罩袍之争还涉及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人们有无权利自我伤害。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意见是,法国人太过粗暴,“你不自由就逼你自由,恰恰丧失了自由中最可珍贵的‘选择的自由’。”(邵建《一袭罩袍,一对冲突》)
允许你选择从六楼或九楼往下跳,算不算“选择的自由”?最可珍贵的自由绝非“选择的自由”,而是这种选择能否带来自由。众所周知,人质选择爱上绑匪,就必须将其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里解救出来。
“美人小脚倍温柔,能使名花欲见羞”,缠足陋习不可思议地沿袭千年,整个社会对这种严重摧残女性身心健康的变态行径趋之若骛。清兵入关,辫发易服的同时,禁绝缠足,没想到惟独缠足之风奈何不了,康熙7年(1668年)只好罢禁,有“男降女不降”之说。民国2年(1913年),云南民政厅长罗佩金颁布《云南通省妇女缠足惩禁令》,规定“未缠足者不准再缠,已缠足者立即解放,否则按照五个标准每月科以罚金”。
对遭受愚弄、以畸形和变态为美而自愿缠足的女性,以“惩禁令”逼她们丢掉裹脚布,显然比听凭她们“自由地缠足”靠谱。因不适当的教育、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产生的自愿(自残)行为,文明社会当然无法容忍。按照“正派社会”的理论,一个人的自由、人格尊严如果受到侵犯或羞辱,即便受害者本人不以为意,社会也有理由感觉受到了侵犯或羞辱,这种反应越强烈,这个社会就越正派。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60岁的法国女律师岂能不懂法律、不知尊重他人?实在是为21世纪还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女同胞感到难过,义愤发自肺腑而后有惊人之举。
说到理解和阐释教义,有一个很好的故事:2007年BBC记者诘难支持同性恋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得主、南非大主教图图:“有人说圣经反对同性恋性倾向,请问大主教有何意见?”
图图回答:“圣经说不要吃猪肉,谁又遵守过呢?大多数人停止吃熏肉和鸡蛋了吗?圣经说星期六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安息日,但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无视这一点,而把星期日当作安息日。我们为什么在这一方面如此明确地违背而在另一方面又恪守圣经的教导呢?我们得对圣经作另外的解释。我认为耶稣会站在同性恋者一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自由和权利,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国家、法律、道德、宗教、文化、服饰等工具就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宗教若非民众的鸦片,无论真主还是耶稣,都理应站在勇于维护自己权利的女性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