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持续新生”,走进上生·新所乡村俱乐部的神秘空间
每当变幻时,持续又新生
法华古镇
傍水而兴的农业文明古老集镇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西方移民在东方开拓的乡间别苑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自力更生的科研生产重地
上生·新所
大都市核心区的创意式城市客厅
所有这些名字都指向同一个地理空间,番禺路、延安西路路口:上生·新所。近代上海短短两个世纪的历史里,哥伦比亚圈居住过许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差异为城市变迁的历史留下了一桩桩故事,仿佛一段近代上海的沉浮缩影。对于摩登的上海来说,存在于这一区域的艺术和自然相生的美、风格多样的建筑设计之美,始终历久弥新。
千年古镇法华镇

上世纪 20 年代,当西洋人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外缘建造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和生活圈(Circle)时,他们所耕耘的土地并非荒无人烟、一片空白。实际上,被俱乐部和生活圈紧紧包围的正当中,正是古老的千年古镇法华镇,如今它叫法华镇路。明清时期,这里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市镇,今日的徐家汇、曹家渡和静安寺区域皆曾是法华镇治内。 19 世纪下半叶,上海开埠以后,法华镇逐渐没落,小刀会和太平军的洗礼让此地人渐稀少。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陆路交通的发达,使得原有的依赖河流交通而成的河浜市集大为衰退,新的都市发展的重心必然由河岸转向马路。此时,与法华浜南北平行的两条新筑马路自然成为了新的焦点。
今天的延安西路,彼时的大西路
现今闻名上海的延安西路,是由公共租界工部局于 1911 和 1912 年间于法华浜以北越界建筑的,起初叫做大西路(Great Western Road),顾名思义,这是一条通往西边郊外乡村生的康庄大道。接着,在 1925 年,工部局又趁军阀混战之机,再度沿着法华浜南岸越界建筑安和寺路(Amherst Road),此即后来的新华路。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北门开在大西路上,哥伦比亚生活圈则把安和寺路包在中间,在它们共同的东侧又开辟了一条南北向的大马路,名为哥伦比亚路,这里就是后来的番禺路。
哥伦比亚俱乐部,普益模范村路邬达克风格
上世纪的 20 年代,居住在上海的欧美侨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市区拥挤逼仄的环境,他们在想办法开拓租界区以外的地区,以实现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哥伦比亚俱乐部正是这一追求的实现。
虽然远离市区,但这里有马术学校、网球总会、庄园和下午茶,还有骑行单车的绝佳路线。所有这些乡村式的体验,恰恰才真正代表了那个年代英美贵族式的生活形式,从而焕发着当时社会名流们心向往之的时尚魅力。

安和寺路上的地产项目 Columbia Circle 筹建于 1928 年,被美国开发商冠以了“普益模范村”的名号,这里全部为独栋式花园住宅,由邬达克绘制建筑图样。在当初售楼的宣传册上,有一段诗歌般的文字,歌颂这里的田园风光:“绿色的草地,生长的树木,盛放的花丛,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 著名的孙科别墅与邬达克旧居也近在咫尺。 不少人会好奇,为何这个地方会以“哥伦比亚”命名?从字源来看,哥伦比亚义为哥伦布发现的土地,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新的希望。
沉寂,重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优雅闲适的上等生活总会有终结的那一天,有时来得还会很快。战争的漩涡把这片地方迅速地卷入了新的时代洪流中。日军侵华占领上海后,俱乐部成为了日军的临时居所和战俘营。解放后,艰苦的时代气息并未远去,俱乐部还没来得及褪去战争的气息,就又投入到了新的民族奋斗历程中去。1949 年,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在这里成立。
身为新中国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上生所肩负的是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自力更生、独立探索的重大使命。早年的上生所,在血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名声远播,其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其在临床应用的紧俏程度丝毫不亚于进口药品。 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 Columbia Circle,也为人类的生生不息持续新生。
持续新生,上生·新所
21 世纪,上生所南迁奉贤,追随上海市中心区域旧改的时代潮流,与上海万科进行了地块整体租赁开发的项目签约,其名称为上生·新所。这个“新”字,既是上海的城市更新,又是古老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持续更新。
经过 2 年的修缮和改造,上生·新所 于 2018 年 5 月 25 日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的上生·新所,区域内新老建筑交替展现,诉说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历史。这里,无疑是“持续更新”理念的代表性空间。
作为主楼的哥伦比亚总会是 20 世纪西班牙传教风格在上海的重要实例,外观有鲜明的曲线装饰元素和黄沙水泥饰面,圆拱形的门窗洞口和朝南的廊台更是根据上海的气候因地制宜。俱乐部中更 为亮眼的碧蓝宝石当属游泳池了,此为上海仅存的侨民露天游泳池,拼花马赛克外观纹样清晰,保存完好。

此外,在区域内还有新中国时期建造的包豪斯风格现代主义工业建筑以及此次修建的全新当代建筑。三种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建筑体相互呼应,更有新老时代交接传承的意味。
在不算长的运营周期中,上生·新所 受到了各大品牌的青睐。LV 新设计师 Virgil 首秀-2019 春夏男装特别限时店、Gucci Beloved、网易严选水屋、伍德吃托克风味大会…...各大品牌天马行空却又因地制宜的活动策划,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新生”,也为上生·新所带来了“场馆新生”。
作为运营方,万科也通过积极的运营,举办了「万科上新了」国潮展、浪花治愈节等创意十足的展览。
持续新生的空间迎来了一场“可持续”的展览

在垃圾分类火热推行的上海,在全国人民对环保议题关注度空前的 2019 年,上生·新所也在履行着这个时代特殊的使命:
11 月 23 日,上生·新所即将迎来沪上首个可持续跨界艺术展——“持续新生”。展览将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生活方式” 三个板块,用艺术的语言探讨环保、探讨可持续、探讨自然、探讨生命。
每当变幻时,持续又新生。11 月 23 日,不见不散。
展览信息

持 续 新 生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展览时间:2019.11.24 - 2020.2.16
开幕时间:2019.11.23
开放时间:11:00-18:00(周二至周四,周一闭馆),10:00-21:00(周五至周日)
展览地址:上生·新所 乡村俱乐部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
主办单位:上生·新所、上海瑜暄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协办:PAG文化艺术咨询、高台当代艺术中心
战略合作伙伴:CREATIVE FIBER 创意咨询
策展人:李叶萌(Yemeng Li)
鸣谢机构:墨西哥的 SFER IK 美术馆、位于伦敦和巴黎的 CP Art Advisory、意大利都灵的艺术基金会 Fou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合作画廊:佩斯画廊 (Pace Gallery) 、马凌画廊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BANK/MABSOCIETY、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ies)、唐妮诗画廊(Danysz gallery)、阿拉里奥画廊(Arario Gallery)、Tabula Rasa 画廊……
战略公益合作伙伴:无境深蓝
早鸟78元,预售在此!
大麦: https://detail.damai.cn/item.htm?spm=a2oeg.home.searchtxt.ditem_0.591b23e1hqcsyo&id=607400606636
摩天轮: https://www.moretickets.com/content/5dc108b099012d4976b7fbb8
撰稿人:潘悦然,Moonpie
编辑: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