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轮上的钢琴乐童
朋友啊,我能想到最快乐的事就是在我的小世界里为你弹奏一首乐曲。
在我“豆瓣想看”里沉睡了一部老电影,昨天终于有机会能走进影院一睹为快,圆了我一个很长很久的梦。
喜欢自己孤身一人去看电影,并不会感到孤单。我一直觉得总有某些时刻是专属于自己的,那些抽离掉人事纷繁的碎片时间是非常难得的,看一部电影,走进这个故事去与主人公来一个隔空会面,是一种奇妙的际遇。
《海上钢琴师》是我一直存在影单的一部电影,一开始是被电影海报深深地吸引,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停靠了一艘庞大奢华的邮轮,一个并不伟岸的男人背影伫立在前,危险又神秘。
电影采用第三人视角来回忆,Max是一位小号演奏家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登上了Virginian号豪华游轮担任乐团其中一员。在一次航海中发生了剧烈颠簸使他顺着船舱滑到了演奏室,猛烈地晃动让他胃里翻江倒海呕吐不止,这时恰巧遇见了穿着精致,面露温和的1900,他邀请Max参与一场华尔兹式的钢琴演奏,伴随船体如大摆钟般地摇摆,他们也随之在流畅轻快的钢琴曲中旋转“共舞”。这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场面,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在一场完美的意外之下结缘,由钢琴曲引发的一连串的故事如掀开幕布的一角向我们诉说着一段传奇。

故事是如何发展的我就不做过多剧透了,有机会还是可以融入到1900里去细细品咂。我只想说一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处定格。(好吧,感觉还是有一点点剧透,捂脸)
一次是Max询问1900为什么不下船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并向他描述了那个未知世界灯火辉煌、色彩繁杂的一面。当Max在陈述的过程中我看到1900的眼睛是失神的,这是一副毫无生气并且略显忧郁的一双眼,与他在船上弹奏钢琴时判若两人。我不知道此时他在听这一段描述时心里在想着什么,可能也是对外部的世界存有疑问,又或者他不在乎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二次我注意到他的眼睛是在演奏中邂逅一位手拉琴中年男子的场景,对方经历过妻离子散并且生活面临着窘迫,他告诉1900他想去看一看听一听大海的声音,他想寻找一直困扰他的答案,这一回答只有大海能给予,因为他能听到一种从大海深处喷发出来地呐喊,铿锵有力。1900在听的过程中我看到他的双眸有了几丝生气,也许他被这位怀才不遇、生活冷淡的中年人有所打动,他也同样需要一种回答,见惯了大海的他也许可以遇见新的生活,但同时充满好奇与未知。

第三次是他终于决定走下船舱去纽约迎接新的生活,他穿上Max送给他的咖色绒面大衣,头戴焦糖色镶饰蝴蝶的礼帽,与船上的每一位都拥抱告别,这一切都准备得很体面也富有仪式。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下船梯时,这一幕突然变得沉重又残忍,突然他停在船与陆地中间,看到眼前高楼耸立、远处冒着工业气息的画面时,从他眼中流露出一种陌生并带有戏谑的意味。随即他把那顶精致的礼帽向上一挥,转身脚步轻盈地回到了邮轮上。


最后一次是在故事的结尾处对他眼眸的特写,那是真正的光照进他这一生的时刻,下不下船他早已不再纠结或者他从未真正想过,在船上度过短暂又珍贵的时光才是他唯一值得留念的。游走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在每一次来往美国与欧洲的航程里,他学会了透过双眼去揣摩每一位过客并且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这艘船就是他的小小世界,钢琴就是他行走闯荡的护身利器,每一首曲子都是他为这些旅人送别的礼物。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匠人,更是一位守护音乐灵魂的天使。也许最后那束光正是他与这个世界达成共识,开启新征程的一种信号吧。

我爱这个故事,我爱1900。也许我还错过很多细节,也许我并没有参透许多隐喻,但是在电影完结后我久久不能抽离,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情绪涌入胸腔,此时的共振是我对这个故事的崇敬与不舍。我同Max一样舍不得这位朋友,可是没有人能去定义别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守护的珍宝。互不打搅,学会尊重就是我们给彼此最贴实最有力的拥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