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为什么会对泰勒如此痴狂
有人问我,伯顿到底喜欢泰勒什么,仅仅是喜欢美貌吗?
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得从伯顿的性格形成,来分析他为什么会吊死在泰勒这棵树上,为她放弃了大片森林。
伯顿一辈子不懂得自私和自爱。十岁时候他拿了歌唱大奖赛的高音组冠军,弟弟嫉妒他,但没有说话。他才这么小,就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他看出弟弟不高兴,不但主动把奖杯给了弟弟,还把奖金分了一半给弟弟。
伯顿显然坚信,他必须有价值才会得到爱。他本人是没有人喜欢的,所以他要不断不断拿钱出去,购买他所需要的爱。他每次和朋友见面,都会主动往朋友手里塞钱。一旦他发现别人拿了他的钱也没有感激他,他就受挫了。
十岁的伯顿在这次歌唱比赛之后,一定发现,他拥有钱的时候别人会嫉妒他。只有他把钱分给别人,别人才会高兴,和他玩。
如此,伯顿对自己的本身价值,是越发否定了。只有他把自己赚到的钱花出去,他才能获得一点点暂时性的价值满足感,继而得到安全感。 因为他严重的自我轻贱,才会爱上泰勒这种渣女,被她榨干。
泰勒这个女人有美丽的皮囊,大明星的光环,豪爽会玩,男人喜欢她很正常,但是爱到这么魔怔,世上只有他一个。
为什么别的男人不会深爱泰勒,只有他会?那是因为别的男人没有他这么悲辛的童年。
泰勒在他潜意识里成了一个取代他妈妈的角色了,他妈妈也是对他不好,但他极度依恋妈妈。希丝告诉他,他会走路之后天天像小狗一样跟着妈妈转。
丽兹史密斯说,“理查德伯顿就像一条狗,近乎于绝望地渴求关注。”
从伯顿的眼睛里,能看出一种像狗狗乞求主人怜爱的脆弱感,他极度黏泰勒,黏他妈妈。
她们对他越坏,他越是要拼命讨好她们,越是离不开她们,越是想得到她们的爱。
一个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他每次精心准备好珠宝送给泰勒时,都非常紧张忐忑,活像做错了事的孩子站在家长面前,他坐立不安,就差发抖了。 伊迪丝又是打他耳光,又是抛弃他,又不给他穿鞋子,其实就是一种虐童了。
伊迪丝讨厌他也是有道理的——丈夫天天在外面喝大酒,半夜里醉醺醺地回家打骂她,强奸她。白天要做这么繁重的家务,操劳生计,带一堆孩子,心里憋了很多气,没处发。
伯顿长得不好看,不可爱,还特别爱哭,她当然气不打一处来,顺势发泄在他身上。
伯顿的自我轻贱的形成,也是从伊迪丝开始的。他早慧,两岁记事,幼童伯顿最开始的想法,就是自己是不受欢迎的。
如果他像泰勒一样被父母宠着,绝不会这么讨厌自己。被宠爱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个宝贝,别人爱他是理所当然的,他当然也会爱自己。
伯顿不一样,他最开始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观点时,就以为自己毫无价值。就像他出生时艾法说的那样,“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 伯顿从七岁开始了一个可怕的作息时间表。
他早上四点半起床去干活赚钱,白天上学,放学后打橄榄球,回家写作业,点蜡烛或者手电筒偷偷看书到深夜,甚至看到黎明,然后又出门去山上捡马粪,背去卖给花匠。
每次捡马粪回来,他都会洗一个冷水澡,再赶去火车站收集前一天的旧报纸,背去炸鱼薯条店卖钱。
因为烧煤要用钱,他洗不起热水澡。那是冬天,他穿毛衣的时候。
一个孩子,睡眠这么少,干活这么多,又受寒,营养也不足,所以后来身体过早衰落。只有二十八岁就不好了,经常生病,医生也叫他停工休养。
他在70年的日记里写,他知道自己不能长命,只求在没有大病的情况下活到六十岁,在此之前他可以尽一切所能,照顾所有依赖他生活的人。
他自杀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感丧失了自我价值,无望的爱情只是其次。 对比65年和83年的两张抓拍照,已经十八年过去了,伯顿看泰勒的眼神,冲着泰勒露出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衰落的只是这脸,而不是他对泰勒的爱


-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03 22:23:08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