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2000年
查看话题 >周杰伦没变,变得是我们
周杰伦的第一盘专辑封面上写着“音乐是美好的,幻想是快乐的”。如今回头看,这似乎是对于2000年最美好的注解了。也是对少年时期我们最好诠释。
不久前,周杰伦推出新歌《说好不哭》,上线当晚QQ音乐服务器崩溃,这是QQ音乐服务器多年来的首次系统崩溃。最终这支单曲销量更突破1500万。我的朋友圈被全面刷屏。作为周杰伦的铁粉,我立刻打开新歌听,熟悉感扑面而来。但听了几遍后,难掩作为粉丝的失落。无论我再怎么不想承认,终于不得不面对周杰伦不再能打动我这一事实。一个问题萦绕在我心头,“为什么周杰伦不能像李宗盛一样,在中年时写出《山丘》这样的作品?”
周杰伦曾经有多红,从2000年开始,他曾连续7年登顶亚洲唱片销量榜,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2003年周杰伦的《叶惠美》中的主打歌曲《以父之名》在超过50家电台首播,有8亿人收听。微博上有人转发2005年华语单曲榜,那是华语唱片的巅峰时期,有不少大众仍耳熟能详的作品,包括光良的《童话》、梁静茹《瘦瘦的》,但榜单前十名除了当时因偶像剧《恶作剧之吻》而大火的主题曲和杨丞琳的《暧昧》外,其他八首全被周杰伦霸占。

周杰伦最火的时候差不多是从2000年到2007年,正是我的中学时代。同时期火的歌手还有陶喆、王力宏、潘玮柏、SHE、梁静茹、孙燕姿、蔡依林等。回到2000年,小卖部里的饮料选择可远不像今日便利店里的多元。那几年正值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大饮料巨头抢占中国市场。两个品牌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明星作为产品的代言人。此举一出,我们班上立刻分成只喝百事可乐与只喝可口可乐的两波战队,每日大家默默地在书桌一角摆上一瓶红色或者蓝色的可乐,同时还有好事儿的同学专门记录今日班里哪个颜色多,以此来比拼到底谁的偶像更火。我更是每次喝完百事可乐扔瓶子前还要把画着周杰伦的包装塑料纸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夹在书里。
学生时代你有没有偶像,偶像是谁,似乎在隐隐中说明你是否是一个“除了学习还知道别的”的学生。我还记得有天我跟我们班的第一名,标准学霸,一起放学回家。在临分别的路口,她突然拉住我问道:“我在你们眼里是不是只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懂?”我诧异地还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却接着说:“其实我不是只会学习。周杰伦的每首歌我都会唱。”说完,她娴熟地唱起了《爱在西元前》。
在当年,周杰伦就是这样的存在,他是一种符号,无论你喜欢他与否,你都绝不可能忽视他。他代表着最新最潮最时尚最前端甚至可以说,他代表着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我们目前还抵达不了却向往的东西,用当年周杰伦自己说的,“就是屌”。
周杰伦的专辑歌曲,就不说曲风如何,就从歌曲的题材上来说,他经常唱一些情感之外的歌曲。从第一盘专辑的《印第安老斑鸠》到范特西里的《爸,我回来了》《爱在西元前》八度空间里的《爷爷泡的茶》《最后的战役》到后期的《外婆》《东风破》《以父之名》。我喜欢周杰伦很大程度上就是喜欢他这些除了寄托情感之外的歌曲,这些歌曲在年少时满足了我许多的好奇心,我第一次知道,哇,原来歌也可以这么唱。
周杰伦除了在华语乐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在歌曲创作之外,还尝试演戏和拍电影。另外,周杰伦从出道以来几乎没有任何负面的新闻。他在当年很少有绯闻,最多的绯闻就是跟蔡依林的那段感情。

周杰伦本人被无论媒体还是身边朋友评价最多的就是“人很好、孝顺、顾家、讲义气”。我在B站上看过周杰伦从出道以来所有的《康熙来了》集合,时间跨度大概从2000到2014年,看完后只有一个感受,周杰伦本质上就是一个心思简单、爱打篮球打游戏、非常在乎家庭和朋友、追求卓越有才华的直男。成名没有改变周杰伦的本质,从采访里当然能看出刚出道羞涩有点不自信他和之后被称为天王从容多了的他的区别,但周杰伦的本性没有变过。
周杰伦即使到今天身边最好的朋友也还是他没有红时的那一帮人,他上《康熙》一般都要带着朋友帮他挡一挡小S的冷箭。他对朋友非常好,好的夸张的地步,他曾经打算在台北买一块地,盖一栋楼,免费请朋友来住。他曾有一天群发短信给自己的几个好朋友,大意说:“你们只管存好结婚基金和奶粉钱就好,不用留买房钱,因为我已经给你们留好一个位置了。” 然后,他真的做一个楼的模型,还带着朋友不停地看地。(当然台北地价也非常贵,这件事后来没有做成)
他喜欢叫朋友一起去海边玩,但是他自己从来不下海,就像家长一样,坐在沙滩上,看着朋友们冲浪、抓螃蟹,他看着朋友们都很开心,他就特别满足。
他的好朋友刘畊宏一直有个演员梦,周杰伦见到大导演吴宇森时,就自己拿dvd放刘畊宏演的mv给吴宇森导演看,这个mv还是他自己剪辑的,就希望能帮朋友争取机会。
周杰伦因为从小家庭缺失,所以比别人更在乎家庭。他买了3000万的跑车第一件事就是叫妈妈和外婆坐在旁边,载她们兜风。
众所周知周杰伦喜欢变魔术,但他一开始学习变魔术的理由是害怕一堆人在一起尴尬,变魔术可以让大家开心。据他身边的朋友和工作人员爆料,即使成为天王后,周杰伦也经常干出一些很幼稚的事情,比如大家一起出去旅游,他提前躲在房间柜子里,就为了等大家进来吓一下他们。
他是那个在人群里试图让大家都开心的人。他照顾每个人的情绪。

这样敏感的他,在被伯乐发现之前,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写歌的人。之后,一但他获得了机会,从第一盘专辑开始,事业就一飞冲天。这一路,他几乎像是憋着一股劲儿,把自己年少时的受的委屈、才华的不被认可,一泄而出。每一首歌都像在整个世界宣布,他是谁,他是独一无二的。
年少时我们的青春期遇到这样一位偶像,就像是我们自己在探索世界时向外张望,遇到了一位替世界发出不一样声音的人。他是年少时每一个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少年的佐证。有人真的做到了不一样。
之后,周杰伦成为天王,取了昆凌,在城堡里办婚礼,育一儿一女,从此全世界旅居,获得了世俗上的成就和幸福生活。而作为杰伦的粉丝我们,从年少时代步入中年,进入现实生活,大部分人变成了普通人。
这时候周杰伦的童话生活已经写不出普通人的烦恼了。
单一的性格与稳定的个人生活,让一位创作者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和倾诉的欲望。当然也或许是年轻时他把想写的想说的写尽了。他不再写那些年轻充满想象力的歌,他或多或少完成了他个人的探索世界。于是,他最终回归,唱起情歌小甜水。
小甜水也好喝,但再也没有办法带给我年少时的震撼。
周杰伦没有变,变得只是作为粉丝的我。
我步入中年,变得普通,日常是琐碎的生活。一杯小甜水固然好,只是他不能满足我。我当然希望年少时的偶像能继续像过去一样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或者唱出更有共鸣的音乐,关于普通人的困惑、纠结和烦恼。
而这些周杰伦都已经无法做到了。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6 13:01:20
-
nitrog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9 17:12:23
-
野刺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8 20: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