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句顶一万句》
读完这本书,心情是沉重的,书中描写的人物,都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穷苦百姓,还是怪我语言太贫瘠,那种复杂的心情我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上部:出延津记。写的是杨百顺长到二十一岁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杨百顺先后改了很多名字,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在延津发生了很多让他伤心的事情,但最后都比不过把和自己能说得上话的继女巧玲弄丢了这件事,最后他对延津伤了心,不再回去,去了宝鸡,最后以罗长礼的名字在陕西咸阳扎根,结婚生子,再以后有了孙子,才找到一个能和自己说得上话的人,罗安江。
下部:回延津记。写的是牛爱国长到三十五岁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牛爱国是杨百顺被拐走的继女巧玲(曹青娥)的儿子,早年时候牛爱国并不亲近她,到了早年他的母亲却尤其爱找他说话,说的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正是听了这些事情,在母亲离世后,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闷和对母亲的愧疚,他回到了延津,想要找到那多年前杨百顺想对母亲说的话,可是,事情并不会那样简单。罗安江去世了,没有人知道那句话是什么,牛爱国以为他执着于那句话,其实不是,他执着的另有别的话,别的人,他继续上路寻找,只是没有人知道寻找的是什么……
多想长叹一句,众生皆苦。可是,我又有什么资格呢,我苦吗?不,不苦,我什么都没有经历,因为有父母替我挡着,可是人啊,总要长大的,书中描写的那些弯弯绕绕,要是以前,我根本不会看懂,现在呢,也没有那么明白,虽然是一句话的事儿,却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人生还长。果然,死很简单,活着才是最难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