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第三篇 | 人类文明演化的南柯一梦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里,手里扬着朝圣的长旗。
——写在前面(节选自余光中《欢呼哈雷》)
承接上一话,为什么建筑师建立的第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式虚拟世界会崩塌呢?咱们的GC主义难道只是南柯一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人类文明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注:以下内容较多引用自希尔多·卡辛斯基的论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部分内容引用自贴吧好友@ muhuijian8023 的贴吧长文,增加了部分我个人的解读。这里要感谢贴吧好友的支持。】
Part1:欲望三层级
人类文明由无数人类个体组成,想要了解人类群体文明本身,就得了解每一个个体的运行规则。
首先,容许我先把马斯洛需求理论给否定一下下(注,我不是说他说得不对,我是说他说得太复杂了),我们用一种更加简洁有效的方式来分析一下:
人的欲望分三种:知道自己不需要付出努力也能达到的;知道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可以最终达到的;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第一种欲望导致空虚烦躁;第三种欲望带来焦虑不安。人要得到心灵满足,须自发自主地以第二种方式,追求一些可以作为“追求”的事来弥补另两种欲望造成的伤害。
由于科技与社会制度的发展,吃饱穿暖很多时候沦为第一类欲望(比如在北欧福利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你不用上班国家也能养活你)。第二类欲望是人类必要的,但由于多数时候找不到真正重要的事,唯有把一些非生理需要的事作为替代品。而社会系统为求稳定,也会大肆宣传,把它们说成非常重要,比如买车、买房、买名牌、成为高薪阶层,以至文艺音乐、学术研究等。
跟随社会系统变得越加庞大与复杂,一些事情由原本的第二类欲望,变为第三类欲望。金融危机可导致国家的倒退(比如去日本大阪,大片大片的由以往的中产变成的流浪汉),核电站的疏忽可导致区域辐射无法生存;电厂停电能使城市生活停顿;国家政策由自己并不喜欢的政治领袖(川普是个典型)决定,等等。这些事情已经不在个体可控制或在可感知的程度内施加影响的范围。由于得不到心灵满足,很多人做不到真正重要的事,所以害怕人生阶段自然演化。
这里引伸出的一个讲法,就是人由于没有真正活过,即对第二类欲望的体验不足,所以才害怕自然死亡。
因此,个体必须通过第二类欲望的满足过程,即一个至少看起来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自己可以控制实现”的、又体现了“自己付出的努力”的欲望实现过程,借此来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获得自尊感、自信感和力量感,以抵消第一类和第三类欲望带来的空虚和焦虑。我们把第二类欲望的满足过程称为“权力过程”。
个体的权力过程,也就是个体的“自由”概念本身。这也是第二部里先知跟尼奥说的“选择”的概念!
所谓“自由”,就是个体付出可观的“自主”努力实现第二类欲望的过程。
而这是与《黑客帝国》里建筑师所缔造的第一个完美的母体世界相违背的,没有痛苦,没有战争,资源享用不尽,人人安居乐业,就意味着欲望这个促使人类社会前进的充要元素被剥夺了,这是完美的乌托邦社会之所以崩塌的原因之一。
那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Part2:什么是选择?
在机器文明理解了完美的社会系统不适合人类文明之后,他们做出了什么调整来建立第二代母体呢?
这里我们引入两段《黑客帝国》第二部里的对话,尼奥结尾见建筑师时,建筑师讲述自己如何六次构建母体的经历,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词——选择!
我们看建筑师是怎么说的。
先知误打误撞找到了解决99%的梦境世界的人,被给予选择权的时候就能接受母体这个程序,就算他们只是在潜意识层面知道自己有选择权。
而尼奥也在这之前就意识到,选择是问题所在。
在这里,选择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一句话概括:选择既第二类愿望的实现途径。
因为选择即自由,而个体的权力过程,也就是个体的“自由”概念本身。
那这一权力过程在人类文明社会系统里是如何体现的呢?

(注意尼奥背后电视墙上的播出内容,正是人类文明的大千世界,这一幕是非常震撼的)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生存条件往往要求个人离开自己的社团,根据系统的需求不断迁移,加入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业文明系统,从而促进了自然经济下小型社会群体的解体。一个巨型工业文明系统要有效运转,就必须挤压家庭纽带和区域社团,只能容忍那些被驯服的、已被改造成系统所需配件的社团存在。想想中国的城市建设,这个很容易理解。
在成熟期的工业文明社会机器里,人们不再是通过“自主地”努力实现权力过程而满足其生物学需求,而只是作为工业文明的一个零件来运转、以其对系统的产出价值来换取系统对个体自身生物需求的供应,恰如出壳后在流水线上关在笼子里一辈子产蛋的母鸡。
于是,这种过程便转而成为一种被强加的、被从家庭纽带的母体中剥离出来,并安插进巨大而陌生的社会机器而变成其中零件的、个体受社会支配和奴役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权力过程的“自主性”受到了损害,因为当个人的“自主”选择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的时候,工业文明自身的权力过程即使仍在继续,也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自由”的本能需求。
即使对那些居于工业文明内部权力顶峰的人士,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基本生理需求不需要通过太大的努力即可满足,拥有权力却难以开拓扩张空间的情况下,个体对“自由”的需求无法实现。精神疾患随之在工业文明的上层和下层同时蔓延。随着工业文明进入成熟期后阶层的逐渐固化,精神疾患就越发严重。(看看北欧与非洲,这恰是两个极端)。
于是,某些“仅仅为了追求而设立的目标”就被创造出来加以替代,以减轻这种追求“自由”的本能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精神症状。例如,中世纪欧洲的贵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狩猎上而并不真正需要吃那些猎物的肉。对那些系统内的下层人士,则通过高度发展的广告和营销术不断创造人们对于那些父辈从未奢望过的时尚之物的需求,为此就不断需要赚钱、花钱,以使自己不断站在时尚的前列,而区别于身边的他人。

以上这些本质上都是一种替代性活动,现代社会充斥着这样的活动,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其间可能夹杂有其他的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自我实现”感觉比其他目标更为重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深深投入替代性活动的人们从未真正感觉满足,伴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空虚感。
这空虚感的来源在于:这些替代性活动中的“自我实现”过程,仍旧需要通过工业文明系统对个体努力的承认和反馈来实现,而非真正由个体自己把握。也就是说,这些所追求的替代性的“自由”的“实现”,实质上仍然是工业文明这个“上帝”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设定的幻觉,而不是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取得的,替代性活动中所谓选择的“自主性”只是一种假象而已。
而这也正是《黑客帝国》里机器文明所建立的母体给予睡梦中的个体“选择权”让其接受母体,但是依旧需要不断升级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建筑师所说的“选择”的概念。
那么矩阵从这一出发点研究人类文明,是否达到了其目的?
Part3:文明的演化
文章不断谈及文明一词,也不断谈及演化一词,这背后是有深层原因的,这里我们要涉及两个人物,物种进化论的达尔文与协同进化论的拉马克。
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演化与个体基因本能的冲突,源自各自不同的演化路线在速度和模式上的显著差异。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则认为,个体生命过程中的后天奋斗累积起来创造了物种本身。
在基因层面,达尔文是对的,生物体后天的行为无法有意识地直接对基因进行修改和选择,生命是自然演化的试验品;然而从意识层面,拉马克则是对的,生物在其一生中不能改变自身的基因,但随着记忆能力的产生,形成了可以通过记忆和传授而保存下去的经验。

个体不能自主形成和保留新的基因,但可以自主形成和保留新的经验。相似的经验通过生殖选择构筑了血缘族群,经验就像被选育的种苗一样开始了拉马克式的进化过程。只是,这一选择性进化还需要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大量手把手的传授时间,这大大限制了经验的演化速度。
而随着早期氏族的壮大和对动植物的驯化,出现了定居农业基础上的城邦国家。因国家管理和税收需要而逐渐出现了文字。文字进一步加快了文化的选择性演化速度。单个社群的灭亡也不再导致经验的失传,而是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
那些以近似文字为载体的经验于是加速演化,形成了文明。文明的选择性进化不仅是同一代人或单一国家的积累,而是同一文字体系下诸多国家的整个历史的积累。这一优势为使用文字的文明迅速消灭口口相传的文化并将其个体转变为自身的奴隶提供了条件(智人对尼安德特人的绝对优势就是如此建立的)。
而今,这一进程又在网络时代进一步加速。而今借助网络时代越来越迅速的信息传递、越来越精确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廉价的信息共享和越来越多的译文,少数聚集了核心信息的网络巨头作为新的选择主体,得以获取比其他主体快得多的选择性进化能力。
文明有一个属于其自身的、不以其组成部分为目的的灵魂,这是每个个体难以直接触摸、但却切实存在的(蜂群理论、鱼群理论也是如此)。正如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其独立的生命,但每一个细胞本身都无法理解作为整体的“人”的意识一样。“多数人”并不是系统的目的,系统本身才是系统的目的。如果人口对于系统不再有那么大的意义,系统自然会选择销毁被支配的过剩人口,就像当年的征服者清洗原住民一样。
文明的终点是对造物的僭越。我们偷吃了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了伊甸,又妄想以自身为模板重复上帝的故事,那么我们迟早要迎接弗兰肯斯坦式的致命惩罚。
人类文明可能阻止被自己的创造物(AI)所毁灭的结局吗?当文明的本体已经日益转变为机器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从中获取自身赖以生存的条件时,摧毁机器系统就等于摧毁人类文明本身。而且如果系统对人类文明的需要比例已经很低,则人类文明即使自己摧毁自己也不一定能摧毁得了机器系统。(还记得议员与尼奥的对话吗?)
每个文明系统为了抚平自身的拉马克进化对个体基因追求“自由”的本能欲望造成的伤害,都会自发演变出属于自己的“母体”。
这不正是《黑客帝国》的故事吗?
从文明演化出发,我们就能寻找新的视角来看这个系列电影,这个系列电影究竟有哪些值得讨论与研究的细节,我们下一章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