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改变自己好,还是保持自己原有的态度比较好?
这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好与不好,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转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个人的人生很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个阶段的需求是一样的。心智的成熟、年轻的时候不懂的事情长大后慢慢开始理解,一切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就发生在你身上了,你不得不为这些变化做出一些改变,很多时候,是时间和环境裹挟着你,逼着你往前走。
比如,平台上也时常有人会问:40岁失业了,怎么办?这些事情,原来根本没有预估到,但失业就是来得猝不及防。这种时候,变还是不变?数数家里的余粮,算算房贷车贷还要还上几年,不变还行吗?这种时候,必须要改变自己。

要不忘初心,这初心好比是一个人人生的底限。一旦触及到底线了,那必要改变自己。检讨一下是否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比如失业,为什么先轮到你,而不是别人?为什么自己没有危机感,及早做一些防范措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情发展到了尽头,遇到了问题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容易解决,就能通达;当你通达了,渠道眼界变宽,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是最朴素的观念。
人生,最好预设一个上限。在这个上限内行事做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需要996?我用健康换金钱还是佛系保持健康良好的体魄?我想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些人的上限设得很高,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冲向996,也有人会在乎生命,他会选择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有些人觉得波澜起伏的一生才活得精彩,有些人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各自的上限面前,态度是不一样的。但一个人,一生怎么可能不变呢?找到适合自己人生态度的平衡点,才能游刃有余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