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1.24-如何写一个烂故事?
烂故事,就像一具饿殍,横尸荒野,内脏腐烂殆尽都无人问津。这个世界上,烂故事千千万,语句不通是一种烂,虎头蛇尾也是一种烂。
这里要讨论的烂,是一种失控,是作者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处理手头的情节,即便写完了,也是个一身畸形的怪物。
就像是新手造物主在捏泥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捏个什么样,随便捏,捏到哪里算哪里。这种生物来到世间,无法适应环境,就死掉了。
作者写一个好故事,就如同驾驭一匹骏马。那么,既然烂故事是一“失控”的物种,我们先来搞清楚,未失控时,一匹骏马的风姿。
骏马骏马,必然有一副漂亮的骨架。或者说,从一个胚胎开始,生长壮大。
故事从一句话大纲,或者一个人物开始。人设与事件并行,人设即故事,事件立人设。
这就像在说,马之所以是马,马的血肉和马的骨骼,都是马的一部分,而且相辅相成。马骨不能配猪肉,林黛玉不能像鲁滨逊荒岛求生。
漂亮的骨架有合理的顺序,让头骨之后是颈骨,颈骨之后是脊椎,脊椎延伸出肋骨、四肢,还有尾骨。器官也同样,按照功能排列成不同系统。
故事中,设计人物主次,设计人物的出场顺序,以各个人物为轴心,列下他在故事中的主要事件。
(鉴于之前犯过“赶趟儿”的毛病,这里加一句自我提醒:根治“赶趟儿”的办法:人物有头有尾,不要用过就扔,尽量循环使用。在设计人物时,最高效的人物利用,是合并或删除近似人物。
> 每一个角色都必须适用于一个目的,而角色设计的首要原理就是两极分化。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我们编织出一张弥漫着对立或矛盾态度的网。)
始新马用了五千五百多万年,进化到现在的样子,经受了环境的打磨和人类的驯养,造就了躯体的协调。
各大系统之间的器官并非各行其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它们各自包含了不同的器官,彼此穿插,互相协调,在结缔组织中连缀成一体。
各个人物事件排序,穿插。将一件事划分为几个场景。将场景相互穿插,梳理出逻辑顺序,修改细节形成衔接。
骏马不羁,驾驭之前要驯化。持续的操练,一场又一场的奔跑,一个又一个的动作练习,直到它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都各在其位,适应人的种种指令。
故事每一个小结,安排3-5个场景,场景排开占位,分别一句话概括,几句话列出后心中有小结全景。如此反复练习,形成节奏。
骏马不仅要驯还要养,人饲马以年月,马饲人以血肉。人与马之间的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可有的。熟悉对方,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和脾气,知道每一丝每一缕的力量往哪处去,也知道哪里是关捩,牵一发可动全身。
场景终究细化,列重点内容,标注出叙述视角,写出正文,直至全文。
有骏马如此,如何让它失控?倒行逆施便是了,马骨配鱼肉,骨头缺失,器官乱接,这样的生物连行动都困难,造出来不久就饿毙,连秃鹫和鬣狗都不来问津。要想做到如此,还是挺难的,倒不如还是乖乖写个好故事吧。哈哈。
(11月29补充:每个场景在写的时候,同样适用“首尾追中法”,先写开头和结尾,再去推到中间。这样会更容易写。)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