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吐槽篇之七 | 翻译做到一半,还得起身打拳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行走在青春”,欢迎小伙伴们来找我玩儿~
本文略学术,但看后也一定能有收获。
上一篇“翻译吐槽”里,我主要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基础知识/和/迷路问题/进行了吐槽。这一篇,将是进阶版的/专业知识/吐槽和/翻到手舞足蹈/的展示。
想对各位说:如果你身边有学翻译的朋友,请对ta耐心一点!!
同时,也在此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伙伴们。
专业知识篇
原文:半穴式建筑
原译文:half-cave architecture
作为一名对考古、历史、古建筑领域特别感兴趣的翻译,小谦谦对此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半地穴式建筑”也可以称作“半穴式建筑吗”?②half-cave这个译法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
我以“半穴式建筑”为关键词搜索▼

看来“半穴式建筑”这个叫法是可以的,原文没有问题。
再来看看“半地穴式建筑”到底长什么样▼

位于西安东郊的半坡博物馆,保护并展示了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6000年前,半坡居民住的房子便是“半地穴式建筑”。简单来讲,就是给地上挖个坑,用垂直的坑壁做墙体,中间立一根柱子,上面搭个房顶,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故称“半地穴”。
“穴”译为“cave”似乎没错,但它可以是竖着的cave,也可以是横着的cave,而且half-cave是什么鬼?半个洞吗?
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我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师兄。师兄提供了一个非常专业的词汇:semi-subterranean(半地下的)。
顿时感觉整个人都舒畅了……
原文:特别是《大荒西经》中提到……
原译文:Da Huang Xi, The Classic of Moutains and Seas, in particular
如果是在口译中,不知道《大荒西经》怎么翻,但只要它是《山海经》的一部分,译出《山海经》来也是凑合可以接受的▼

但是!!现实中它是笔译!!并且它还是个字幕!!!突然莫名其妙写出来个The Classic of Moutains and Seas是怎么回事?!!! Da Huang Xi 是什么鬼??为什么不干脆把Jing也写全?更何况这个Da Huang Xi的翻译根本没有起到“translation”的作用好吗?!!外国人看到也是一脸懵逼啊!!
于是,小谦谦被处女座附身,满世界找来一本《山海经》的英文注解版,含泪找到一张图片▼

大荒,意思是特别偏远的地方,《大荒西经》就是“一部介绍西部偏远地区情况的书”,但它其实是《山海经》的一个章节。
参考译文:In particular, the chapter of Da Huang Xi Jing (Great Wilds to the West) mentioned…
在一篇有关捏面人的介绍中,作者教大家捏了一朵玫瑰花▼
原文:……将捏好的花蕊裹在竹签上
“花蕊”这个词不常用,得查查字典▼

stamen雄蕊,pistil雌蕊
可是,泛指时该用啥?
如果某人叫“X蕊”,当ta给外国人介绍:“My name is X Rui, X is my family name, Rui means…(the flower heart?)”用stamen还是pistil?似乎都非常奇怪……
于是,“小谦谦的几百问”又蔓延向了生物学领域……
最终,相关专业的小伙伴回答:泛指时一般用“stamen”。
我的日常工作有一项是更新英文新闻。
如往常一样,我打开一篇需要编译的新闻:
原文: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
The world first……“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什么鬼?!这篇新闻说的是什么我完全看不懂!!于是——
指令一:开启日常断句模式▼
完全可降解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
指令二:开启日常填空模式▼
fully-degradable +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 plug+ implant surgery/surgical implant
指令三:开启日常组合模式▼
surgical implant of fully-degradable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plug

组合完毕。
原文:日本前川制作所专务董事川村邦明、前川制作所技术研究压缩机开发主任奥达也、前川制作所大中华区代表秋本仁
川村邦明?奥达也?秋本仁?
该公司官网没有英文版,也没有领导团队介绍。
翻译这三个名字需要先译为日语,按照日语读音,根据日译英拼写规则,写出英文名。
可是!!臣妾不会啊!!!
只好求助日语翻译专业毕业的学妹,完成了一个中-日-英的relay……
类似的还有一个,这回求助了我们的日语老师,直接看图吧 ▼

base香港的小伙伴帮忙goole出的截图▼

日语老师给我的回复▼




感动得眼泪直流,谢谢老师!
和一起的小伙伴合作翻译一篇关于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论文。

我理解的是,一个漆质的角弓上有弦纹,另一个漆质的角弓上有“马上饮水”的图案。然而这仅是个人之见,翻译也是一门科学,且要译出另一门科学,就一定要尊重事实。
客户给我的回答▼

手舞足蹈篇
我在翻译一篇有关编中国结的文章时遇到这样一句话▼
原文:挑一根压一根,挑一根压一根,挑一根压一根,重复三组。挑两根,压三根,挑一根压三根……

为了弄清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我挣扎着画了这样一幅图▼

我真的尽力了……
还有一篇关于剪纸的翻译▼
原文:取出一张纸,沿对角线对折两次。将三分之一的部分折好再对折
当时,这篇文章是请我学妹翻的,学妹批注:这个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哪里,对这两次只能有四分之一啊(哭哭)这句就没有翻译,空下了。
经过与供稿人联系,我辗转得知,“将三分之一的部分折好再对折”,演示如下▼

这一折不要紧,直接唤起了我尘封多年的剪窗花记忆——小时候我妈经常带着我做手工,什么三瓣、五瓣、六瓣、八瓣花我都是会的。
这次剪个六瓣吧!

也不知道拆开是什么样,有点小期待▼

拆开啦!!▼

好像……感觉还行?
在一篇有关筷子的文章里这样讲持筷方法▼
原文:大拇指、食指放在上方筷子上,中指和无名指顶在筷子下方,小拇指紧挨着无名指。

作为中国人我看这句都不知如何捏筷子了好吗???
按照文字摆的这姿势可还行?▼

在美帝的@yue发来美帝的筷子使用图▼

这……
有一篇关于太极拳的文章▼
原文:太极拳分为很多门派,其中最主流的门派是杨氏太极拳,
原译文:Tai Chi has many factions and Yang Tai Chi is the main and the most popular one.
翻译时需要纠结的应该是“门派”和“杨氏太极拳”这两个词。
先看原译文里,“门派”用的是faction▼

可我觉得faction应该是在说“派系斗争”、“结党营私”时才会使用的词,此处使用不妥。
在《Tai chi: A gentle way to fight stress》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

reference: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stress-management/in-depth/tai-chi/art-20045184
因此,此处的“门派”应译为“style”。
在TravelChinaGuide网站上一篇题为《Tai Chi (Taijiquan)》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reference:https://www.travelchinaguide.com/intro/martial_arts/tai-chi.htm
因此,“杨氏太极拳”应当是Yang Style。
有一个外国人介绍太极拳的视频,没有字幕,我听写的,讲到“重心移动”用到的词汇是:shift thecenter line of your body to..., “步法”是movements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原文不会放过你……

捧着我破碎的心,对于“捏拢”进行考证▼

reference:https://www.wikihow.com/Do-Tai-Chi
顺带一个新发现▼▼▼

还有▼
原文:坐步——腰部放松,重心放在后脚。
“坐步”是啥?这样吗??▼

有会打太极拳的伙伴来告诉我一个标准姿势吗?
我真的是够了!!!!!!!!!
原文:同学们,让我们拿出“亮剑”精神,丰满“亮剑”本领,知道剑指何方,知道如何出剑
我:……
李云龙,你出来告诉我!



往期文章

© 本文版权归 小谦谦Jessic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