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
服了服了服了。最近不知道从哪学的这个词,这个在我的感受中带着丝犬儒主义的词实在好用,无论发生了什么,有利或是不利,正面或是负面,说一句服了,不卑不亢,没有激烈的情感表达,单纯地给予口头上的瑞思拜以及内心的事不关己玩世不恭。服了自己。怕是再进一步,也得化身大阴阳师,需要有所警戒。
还是补下这周末的日志吧。
周五,狂补了好几遍S9决赛FPXvsG2的比赛。分别看了韩语直播版,前RNG队员现场解说版,贡子哥复盘版,加上之前看的直播,以及英语直播版,德云色直播版,小天复盘,大概看了有七八遍。同样的游戏视频透过不同的角度观看真的能带来1+1>2的快乐,我大概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读同一本书不同翻译版本的心态了。而且反复观看碾压G2也是真的快乐,单纯的快乐。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语直播版,区别于中文和英语解说,韩国解说以‘第三方’立场,全程阴阳怪气,辅以充满张力的鬼哭神嚎实在好笑又有激情,服了!赛后采访,英语主持英语提问韩援Doinb,inb哥中文回答,然后现场翻译翻英语,主持再翻成法语,而直播方同时把英语翻成韩语,最后我再看热心网友将韩语翻回中文,这轮回一瞬间让人也是很迷离。
周六张老师来京都自习。下午就一起去星巴克坐到晚上,喝了京都20周年?限定的抹茶星冰乐,很对我口味,感觉热量也不高。
老张要准备面试,而我就比较放松,继续读中岛敦的《山月记》。读到最后一篇《光•风•梦》,尚未读完,不过感想颇多,想讲几句。我之所以想读《山月记》,是因为看介绍说这是一个日本人讲中国古典故事的集子。的确,唐传奇改编的《山月记》、取材《西游记》的《悟净出世》、论语故事《弟子》、《史记》内外的《李陵》,每一篇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偏偏是《光•风•梦》这一篇,一读起来才发现讲的是《化身博士》《金银岛》的作者史蒂文森,一个西方人的故事,显得极为违和,差点要点个差评。可这一篇,越读我是越欢喜,越读越陷入到史蒂文森"自述"和中岛敦叙事的交织之中,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在读史蒂文森还是在读中岛敦的日记,而文章的作者到底是史蒂文森还是中岛敦,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灵魂共振的状态吧。前述几篇中的李徵、沙僧、子路、李陵等都能看到作者的自我投射,可与史蒂文森相比总还是缺些什么:或许是这些人物中有些虚构成分较大,有些相应的文字记载不多,或是对于历史中真实的他们已摸不清,或许这些人物终归与中岛敦有着较大的距离而不像史蒂文森同为小说作家,对中岛敦而言更易产生共情。我相信中岛敦一定是通读了史蒂文森从其早期成名的传奇小说到南洋生活时发表的种种不同风格的著作,甚至是在报刊上刊登的文章。他笔下的史蒂文森身上兼具李徵、沙僧、子路、李陵的种种人格和遭遇,其笔下史蒂文森的人生故事更是远比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传奇!我也正是读到这一篇《光•风•梦》中的故事,才把全书都串联了起来,才明白了中岛敦为什么写了前面那些故事,原来写得都是他自己啊!也难怪编辑会以这篇作为收尾。后来查了资料才得知,中岛敦与史蒂文森一样体弱多病,竟然也真的效仿史蒂文森,去南太平洋的岛上去养病、写作和生活,与死神抢时间,“为自己而写”。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服了。《光•风•梦》可以说是我这一年来,读起来最为沉浸,最为感伤也最为快乐的一篇文章了。看着中文翻译的中岛敦书写的史蒂文森用英文转述的南洋土著语所讲述的故事,这轮回一瞬间让人也是很迷离。
晚上我俩去Book-off又去淘宝。 “Book-off永远充满惊喜,今天居然淘到一堆今年的Neuron!在二手书店看文献?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实体的Neuron,选了两本封面好看的hhh。一旁还有纸质相对劣质的Nature和娱乐刊物Science??哪个大佬订了这么多实体期刊还不足半年就卖了?羡慕坏了...我也想订Neuron(还有Current Biology...” 服了,我想着等这周末再去看看,也许还会有收获!实体期刊虽然读起来不方便,但的确有让人快速浏览的欲望,随手一翻感觉的确有不少值得一读的内容。夜里买了些水果零食,回我家玩乐,夜里看了部《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颇为满意。

非常满足的一天。
周日中午和半夜去实验室处理果蝇,之间去三条参加了个狼人杀的活动。当场一个熟人都没有,不过亏得狼人杀聚会游戏的属性,很快大家就开始谈笑风生,服了。最有意思的是,在场的数十人中,有一位长得像我初中同学赖李,一位长得像高中同学CYX,还有一位长得像大学同学光哥,这轮回一瞬间让人也是很迷离。至于游戏,两三年没玩,刚开始还有些迟钝,后几局逐渐找回点感觉,开始悍跳预言家,还是挺快乐的。尤其还能聆听一小群人讲中文(且不论内容或逻辑性),可以治疗我现在的自闭状态。还有就是认识新朋友,总是愉快的,尤其是萍水相逢的游戏之友。唯一的问题就是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可太奢侈了。不过等散场时,不少人都还以为我也是硕士新生甚至是本科生,让我颇为愉悦。服了。
晚上回家补了半篇日记(即本文)。
周一夜匆匆把这篇日记写完。
又拍了张食堂前的老银杏:

“每到秋天食堂前的一排银杏换上金装时 我就想念起园子里的景色了 以屎黄和土灰为主色调的园子 在春夏秋冬的景色之中 唯有秋日最为多彩而和谐 而在所有色彩中又数二校门外一排排仿佛身披黄金鳞甲的银杏最为耀眼 而秋风一起便是一场又一场金色的雨 而如此场景与种种故人旧事间的联系都深深的刻印在我脑海中 直到又一个秋天到来 又一次看到一排排绚烂的银杏黄 才被勾起 而今昔之间最大违和之处在于眼前的银杏树多为雌株,结了‘果’,掉落一地,发出极度的恶臭,让人极其不适。可见植树之初并未想到作为行道树,应该有所选择。”
Stan暗涌行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些年 我在如何跨年 (7人喜欢)
- 入梦乱语 (4人喜欢)
- 过去的11月末 (3人喜欢)
- 100km·跳&ASK (4人喜欢)
- 四跳五跳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