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获奖者:建筑的终点,是构筑心灵栖所

提起建筑材料,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

砖木结构?混凝土?白墙黑瓦、茅屋小筑?
以上,都不是——
今天,我们来围观一下纸质建筑:

PAPER DOME TAIWAN - Taiwan, 2008
PAPILLON PAVILION - Champs Elysees, Paris, France, 2006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物。但同时,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 —— 坂茂
以上作品出自一人之手——日本建筑师,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坂茂。
在坂茂的个人作品页面中,“纸建筑”被单独列为一项,并且包容了众多尝试性乃至实际应用的项目。
涵盖了艺术展览装置、个人尝试,奢侈品展亭,但最多的,还是紧急庇护所。

作品介绍:
通过纸管创造出的建筑,让坂茂寻找到了建筑设计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点。
毕竟建筑学,归根结底,是建筑的艺术。而大体量的建筑,对人与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建筑对真实世界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矗立在环境中的巨大建筑物,由其引发的,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建筑的造型、建筑材料,都从视觉、心理乃至生理上对人类产生影响。



一栋建筑是一座纪念碑,设计师的个人诉求,千万建造者为之进行的努力,都凝聚在一起,就像生活中的一场冒险。你切实的知道,这不是为个人的活动——它造福于整个社会。
建筑学的趣味性在于,它是交织了技术与科学的前沿艺术,它源自于真实生活,并且是对生活的需求的一种回应。
建造一个容身之所,不仅是空间上的创造,也得到心灵上的安定。文化建筑包容了人类活动,继而引发交流与信息交互。


作品介绍:
这个临时展馆构建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位于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大型开放公园内。18米长的拱顶结构跨度30米,是一个纸管桁架拱与钢连接。
主拱采用336mm直径纸管,支板采用243mm直径纸管,桁架采用钢杆支撑,屋顶覆盖半透明的波纹聚碳酸酯板。拱门面向维多利亚港,勾勒出香港非凡的天际线。
要做到这一点,建筑设计师需要在不同是身份中进行转变,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你需要成为一个诗人,感受空间流动的美感;你又必须充满人文关怀,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最后,你得懂得建造的知识,从图纸到施工,一点点实现你的构想。
建筑不仅在形态上可以探寻多样性,在选材上也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往都是相同的造型语汇和相近的材料进行设计,现在,不同的设计语汇可以进行融合。
所以,小伙伴们,快点打开脑洞展开设计工作吧!关注公号:IF艺术作品集指导,后台回复关键字“16”即可限额免费报名超有料的艺麸基础体验课!满满干货,尽在艺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