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真正懂中国的书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如同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书名一样,这本书讲述的也是一个极为荒唐的故事。 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证值清朝乾隆时期,一场名为“叫魂”的危机造成中国十二省、近两亿人、各个阶层普遍而深刻的恐慌。事情的起源不过是民间一场关于通过所谓“叫魂”的迷信巫术来寻求对仇人的伤害的小风波,然而以帖符念咒“叫魂”这一妖术的传言却通过口口相传以谣言或舆论的形式引发了民间普遍的反应,僧道、外来人口、乞丐这些游离这社会群体大众以外的人群就成为人们恐惧、怀疑与愤怒的对象,“叫魂”也演变为以剪人辫发为手段的妖术,而民间纠纷加之官府的处理,反而使“叫魂”这一恐慌更加剧烈。留言的荒唐、百姓的恐慌、官僚的踌躇很快就传到君主的耳中,于是,君主、官僚、百姓、社会边缘人群一同卷入这场荒唐、歇斯底里而又错综复杂的恐慌与危机之中。 18世纪的是清帝国的极盛期,“康乾盛世”是后世史学家对这个时代的赞誉。高产作物的传入和对边疆地区以及荒地的开垦,大大增加了中国的人口。外国白银的流入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镇的发展,而此时的鸦片还未产生之后那样大的流毒。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极大促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雇佣关系的产生。税制改革、租佃关系的放松、“除贱为良”等又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人口流动。这些变化互相作用、环环相扣。然而流动就意味着不受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因而增加;人口增长这意味着生存机会的减少、生活压力的增加,一个现象就是尽管官方严厉禁止,溺杀女婴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则引起物价普遍上涨。因此,“盛世”带给普通民众的印象,反而是普遍的为生计挣扎。 在一个民众普遍低文化水平、信仰缺失的社会,迷信本身就是普通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未经近代科学的洗礼,也为迷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加上社会经济的变化带来的普遍焦虑、不公正的司法制度带来对公权力的极度不信任,“叫魂”给民间带来的恐慌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在孔飞力看来,彼时中国已经陷入“受困扰”社会的窘境,即社会面临是基本问题已无法通过增进生产来解决,而需要“对损失进行分摊”,人们对于侵蚀大众生存机会的力量实际上一无所知,绝大多数的民众几乎没有参与任何政治生活的机会,因此,只有群体性的歇斯底里与疯狂才会让民众陷入权利的幻觉中去,从而去缓解恐慌和焦虑甚至谋求个人利益,因此“叫魂”案中民间出现的互相检举、对社会边缘人群的打压也变得合理。 而社会边缘人群,包括僧道、乞丐、流民、失业人群等,居无定所意味着不受控制,对于社会经济、儒家秩序是显而易见的不稳定因素,他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普通民众周围,使民众感受到一种看不见的威胁,且他们中许多人都背负着神秘(宗教)色彩,因此即使不谈社会道德的因素也不难理解民众为何会将对“叫魂”的恐惧释放到他们身上。 在中国古代,“牧人者”这一词是用来指代君主的。这个词极为生动地指出君主、官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君主作为牧羊人,自然是希望被统治者如绵羊一样温驯,同时来自羊身上肉与毛则是国家税收的来源。君主统治赖以维系的暴力机关与官僚则是君主手中的辫子和身旁的牧羊犬,他们会向不听话的羊加以惩治,也会在羊群受威胁时提供保护。尽管中国历来有“无为而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与社会责任,却不能无视封建国家和君主专制的性质与其局限。 因此,当乾隆面对“叫魂案”时,他内心也绝对充满了恐惧。清代多各种披着宗教和会党色彩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且“叫魂”这一妖术更是与象征清代统治的“辫子”相关,这就更加剧了乾隆的恐慌与纠结。清朝以小族临大邦,因此清一代,对“汉化”的认识事实是颇具矛盾的。不汉化不足以君临中国、笼络士大夫、以“天命”为满清提供合法性,而彻底汉化有何以维持清朝赖以统治的满族与八旗。 而官僚,作为君主与民众之间的中间人,他们对于“叫魂”的态度也是值得玩味的。一般而言,“地主阶级”是传统认识中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而官僚大多来自这一阶层,通过回避制度和儒家教育事实上使官僚成为一种特殊的阶层。普通的地主阶层掌握了基层的政治话语与经济利益。官僚则掌握了基层之上的政治权利。他们或许对于“叫魂”这一妖术持嗤之以鼻的态度,但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不得不令他们恐惧,加之君主专制反复无常,他们所能赖以限制君主的不过是习惯与经验,因此“维稳”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官场积习、君主专制更加剧了腐败,因此隐瞒、吹捧、说假话、迎合上级无疑是保持自身地位最好的手段,战战兢兢是他们的常态。再看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这一书时感觉尤为深刻。 《叫魂》这一书中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心态与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描写了中国人对迷信的态度与真实的精神世界。在意识到普通百姓的愚昧与歇斯底里、官僚的腐败习气与君主的反复无常,会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社会。然而这些“盛世”背后的暗流涌动,则证明中国社会毕竟不是一潭死水,或许这些暗流涌动的因素将会在有一天浮出水面,促成传统中国深层的动荡的变化,中国或许,真的可以在没有西方的冲击下独立走上不一样的近代化之路。这也是孔飞力教授研究中国的着眼点,即一改之前西方汉学“冲击反应”的理论,而从中国内部出发,去思考中国社会与文化与现代化相融的问题。 《叫魂》,是一本真正懂中国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