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的人性》读书报告
「专业术语」画像:1,静态画像(普遍意义)2,动态画像(心理画像:心理特征的综合描述)
观念:人在观到(感知)的同时形成的念(想法)。 心象:生活感知与情境画面留存于心的方式
犯罪构成四要件:1,犯罪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情绪性犯罪:带有持续刺激后形成兴奋点,兴奋点持续增加,使使大脑高度兴奋,即大面积兴奋,没有抑制区继而没有控制能力 p8
滥杀犯罪:1,报复性 2.精神异常(a.精神病 b.精神药物造成)3.表达性(人生经历造成心理长期累积原因)p154~161
被动攻击型人格:在不得已而迎合的背景下,表面上恭顺,实际心里充满厌烦与愤恨等负面情绪,从而在释放时,具有破坏性
危险人格 即.包含 重复犯罪人:1,反社会人格 (没有情感,极其聪明,能驾驭别人,天生犯罪人)p48~52
学术定义 p51~52
2,犯罪人格(从小无人教养,自生自灭,不择手段生活,在犯罪的背景中形成。
或如:监狱中长时间耳闻目染接触罪犯,没有常规道德约束等)
3,缺陷人格(溺爱型的人格障碍 p244)
强迫行为 与 替代行为 p59
西方法律思想:毒树之果,无罪推定 p67
三个心理制动:观念,信念,信仰
三大教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
癫痫,间歇性发作,2种表现:1,口吐白沫,抽羊角风,2,暴力行为
精神病定义 p143~144
变态 与 常态 的定义 p149~151
心理危机 定义 p165 危机干预 p166
性侵害及性侵害心理 p197~199 性犯罪动机 p238
「社会问题」大量的留守儿童抚养教育问题造成日后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而青少年犯罪就会促使成人后的重复犯罪,或三类危险人格
父母应该在生育前思考三个问题:1,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2,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3,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心理抚育的内容有哪些?
人的情感 是在生理需求满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及身体上的接触
【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p174~180
婴儿期 1~6岁 6~12岁 12~18岁 18~40岁
—————————————————————————————————————————————————————
父母双方须共同抚育 父母双方须共同抚育。 依恋期。 性腺发育
抚养问题 显现问题 违法犯罪行为
反社会人格 15岁或之前明显显现
犯罪人很多具有生理需求的不满足,或是性格缺陷造成犯罪。第二章 p60~61
我国未成年立法方面的缺陷,与国外相关立法比较 第三章 p86~94
我国崇尚的精英教育与实际生存问题相悖,而城市化进展又带来更大矛盾 第五章 p97~104
我国的医改矛盾,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等的矛盾。第六章 p105~113
校园霸凌与婴幼儿至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系。第七章 p123~136
两代人代购问题与子女的精神状态鉴定及社会上对于“被精神病”的种种可能 第八章 p137~153
生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的关系 第九章 p163~164
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及受教育问题 第十章 p183~192
潜规则/性侵与女性的身心伤害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p193~208
家暴 零容忍 第十二章 p221~233
缺陷人格与性变态/性猎人及连环杀人 第十三章 p237~253 第十四章 p254~266
「罪犯特征」 体型面相与犯罪类型:1,贼:瘦小, 2,暴力犯:筋骨型, 3,性犯罪:尖下巴,小细眼,厚嘴唇
爆炸犯:一根筋,没有恋爱史,没有朋友,家庭关系有问题
所有变态杀手,都来自不健康的家庭
表面看上去越来越弱小的人,反而他的攻击能力可能越强。
圈养的小孩,可能因得不到“适度的动物性”释放,反而把情绪在幼年时在心里累积,长大后容易玩阴的
传销/骗术:首先先把你封闭起来,让你接触不了其他东西,用语言符号操纵你,往往不用眼前的东西,
而是用以后的东西来引诱你承诺你(同宗教)
电话诈骗:先给你制作个紧张感,让你电话放不下来,一步步地把你套进去
精神病的症状一般都在青春期前后表现出来,而暴力倾向则和荷尔蒙密切相关
「处世总结」对人善其实是对己善
生活范围决定了视野(眼界)
优秀的思维是长度,历史的思维,是时间的思维,跳出来看,一个长的人生。
处世一个基本原则: 当你和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不要到外面找理由,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人心理的痛苦往往他只能认识外界而不能认识自己,能认识自己的人不痛苦。
男人吸引女人五个方面:1,长相,2,能说会道,幽默,3,有钱,4,有权,5,待人实在,能吃苦能付出
男人绝不能:特自恋,自傲,心气高,但又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达不到目的就发怒
陈寅恪 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聪明,思考维度不同,中国人只顾眼前,西方人想的是长治久安
语言的控制,(洗脑的力量)p118~119
生理可以用环境来调节,饮食,运动,生活作息等等,从而改变心理
酒品能窥视部分人的真实一面
遇袭时,不要叫喊,不要叫喊,不要叫喊,因为叫喊会给你带来的危险非常大
案件整理:1,2003年8月,河南人杨某石家庄城郊入室杀全家 p4. 犯罪人格
2,2009年5月,夏某捅死城管案p7. 情绪性犯罪
3,2013年3月底,林某复旦大学投毒案 p13 p25~p30 性格缺陷 p61 情绪压抑 p85
4,2013年6月,陈某公交车纵火案 p15.报复性滥杀
5,2007年4月,美国韩裔赵承熙校园枪击案p16 p19 性格缺陷 p61 表达性滥杀
6,2011年7月,挪威汽车炸弹案 p16. 表达性滥杀
7,1994年6月,美国辛普森案 p17
8,2008年7月,杨某因赔偿纠纷恶性报复警方 p18. 情绪性犯罪
9,2004年2月,马加爵案 p18~p25 推测 为遮羞而行凶灭口
10,2001~2003年,黄某拐骗虐待杀害青少年 p31
11,2013年8月,山西男童挖眼案 p32~p36. 被动攻击性人格
12,2013年6月,儿童饿死案 p36
13,1983~1997年,白某某刑事案 p49 犯罪人格
14,吴若甫绑架案 p50 反社会人格
15,“9·1”抢劫案 p50. 反社会人格
16,2001年3月,云南居民楼爆炸案 p50 反社会人格
17,2010年10月,音乐学院药某交通肇事并行凶灭口 p56~59
18,1991年11月,美国留学生卢某校内枪击案 p69 性格缺陷
19,2015年,气功大师 王某案 p71
20,2013年7月,韩某摔婴案 p72
21,1996~2005年,微笑杀手 赵某案 p77
22,2006年,山西阳泉 系列扎刀案 p78
23,2013年11月,10岁女童虐婴 p80~85 疑似癫痫
24,2003~2006年,张某故意杀人 p85 癫痫
25,2015年7月,上海医生被砍事件 p105
26,2013年,因鼻内微创手术(疑似影响内部神经)后效果不良,连某报复医院致死案 p114~115
27,2015年6月,村民枪击案p118
28,2010~2014年,吴某非法邪教组织 p120~121
29,2015年6月 教堂种族枪击案 p122
30,2015年3月 美国校园留学生霸凌案 p123
31,2017年6月,幼儿园爆炸案 p154. 滥杀犯罪
32,2016年8月,农村杨某杀子自杀案 p181 情绪性犯罪 (长期累积)
33,2016年6月,报社实习生被性侵案 p208
34,2016年10月,上海杀妻藏尸案 p210
35,2015~2016年8月,英国留学生毕某被男友毒打致死案 p220
36,2009~2011年,李某拐骗妇女强奸卖淫 p233
37,1988~2002年 高某连环杀人案 p236
38,1992~2004年 杨某连环杀人案 p237
39,2017年4月,美国交流生章某绑架失踪案 p254 性猎
40, 2014年11月,美国华裔警察梁彼得过失杀人案 p255
41,2015年8月,李某诱奸未遂杀人案 p260
衍生阅读:Paul ekman《说谎:揭穿商业,政治与婚姻中的骗局》(telling lies :clues to deceit in the marketplace,pllitics,and marriage)
龙勃罗梭 “天生犯罪人” 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