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人类意识
首先声明,我,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
我认识信仰宗教的人,基督教和佛教。两者共同点是信仰的契机都来源于痛苦的解脱,然后就成为了信徒。信徒的组织是教会,拥有同样信仰的人会聚集到一起,同类的聚集可以加强共识,也会有理解深刻的人来讲解教宗。
最近看了《玲音》,英利正美在死后将自己的意识编入了代码,当Knight被毁灭后,它把玲音作为最后一个信徒,它认为只要有信徒,就还会作为神存在着。所以是这样吗?因为有了信徒,神才会存在,当信徒消失,神就会消失了吗?
宗教都有一个创始人或发现人,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摩尼,都是由作为人的信徒开始的。开始的人通过口述或者撰写的方式,把教义一代代传下来,刻入信徒的意识中。因为教义是由语言来诠释的,语言作为工具和教宗内涵的实意是否存在差异?因为不同地理区域具有不同信仰的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因此语言本身不是宗教创造的,而语言与语言之间是存在微妙差异的,所以不同语言的人记忆中对于教宗的认识实际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不过对于信徒都是大同小异,即使语言相同,每个人的认识又是千差万别,毕竟宗教就是一个“架空”的精神产物。
人类信徒将宗教奉为绝对真理。作为人类信徒的行为准则,绝对真理只是对人有意义吗?宗教有种传播形式是以故事存在的,如亚当夏娃、佛祖割肉、庄周梦蝶,故事的主体都是人,所以看上去宗教只生效于人之间。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听说动物行为学中有这种集体精神崇拜,道教倒是有动物成精,其实成精也是拟人化手法,动物精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人类意识的存在。那么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才有智慧领悟到宗教?如果是青蛙演化出了智慧,有神教的神就会是青蛙的形体吗?佛教有六道轮回,由上而下即天道、人道、修罗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要是青蛙在人后发展了智慧有了信仰,人道难道要变为人蛙道,青蛙就脱离傍生道了?宗教如此是绝对存在还是相对存在?如果是种相对存在,就不应该是绝对真理,而如果是相对真理,就意味宗教本身应该是处在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或者是人类对宗教意识是不断进化的,那在当前信徒的意识中是否存在的是非真的宗教?或者当意识变化到一定程度,宗教的绝对性是如何确保和验证的?依据相对意识的虔诚行为违反了绝对真意,责任应该由谁来背负?在同一时期由于智力差异而导致认识差异,哪一种才更为接近真意的教义?在如此种种差异下,我怀疑是否真的有人是对宗教有绝对理解,那么当前被践行的宗教是否可以被怀疑就是由人的意识所创造的,即是仅存于人的意识中。那么当所有人类信徒都消失,或者宗教未被人发现,它是否是存在的,还是它会等待发现及新的诠释?这种依存关系实际很难分辨到底是信徒创造了,还是信徒顿悟了。
教义空泛、不具实体的宗教看上去更偏向一个绝对真理的存在,当其被实体信徒具象化,就会受到描述工具和寓意实体的约束而出现意识偏差。作为无宗教信仰的人,好奇这种可以 可以脱离人类意识的 绝对真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如果不用语言描述,人类实体是否能找到载体去获得它的领悟力。
宗教作为绝对真理或许是物质存在的,就好像未被发现的科学,默默的存在着,或许直到人类毁灭,都没有人能发现它,那么对于人类,实际上是没有意识存在的。那么现在的信徒究竟 是真还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