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五路廉访使
鲁达说:“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
当年学《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就有疑惑,“关西五路廉访使”听上去是个很大的官职,但鲁达当时显然只是个小军官,就算是降职也没有这种降法,而课文中附的注释说“关西五路廉访使”指的是老种经略,但语句上怎么都感觉不通顺。今天偶然想起此事,就到网上查了查,然而除了确认“关西五路廉访使”是个很高的官职外,并没能解除疑惑,多数意见都认为鲁达不可能担任过这个官职,但没有能对鲁达的话作出合理解释。但我突然灵光一现——如果在“老种经略相公”前加一“那”字,变成“洒家始投那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就可以解释为“我当初投奔的那个相公,他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官”,文气就通畅了。至于是《水浒传》在流传过程中脱漏了文字,还是当时的语法就是这样,不得而知,考虑到全书的语言和如今相差不大,我倾向于前一种可能。
顺便说一下郑屠。鲁达初听说“镇关西”时,尚随旁人呼为“郑大官人”,待听到原来是“卖肉的郑屠”时,勃然大怒,要去“打死了那厮便来”,今人可能不易发觉,其实这里有个情绪转变:虽然书中着墨不多,但可以看出鲁达是很敬重老种经略的,老种经略也很器重鲁达,而当时等级观念很重,鲁达听闻郑屠居然冒称“镇关西”,立刻会感到这个下九流的人物犯了僭越之罪,是对老种经略相公极大的冒犯,同时也是对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自己的冒犯,换个场合,比如小种经略听见郑屠以此自称,只怕也有打杀他的可能。僭越在礼教森严的时代是重罪,今天的人已经不大容易领会当时的情景了。
-
Philosi-bea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0 2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