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报废了在新西兰的第一辆车
短短四个月,就完整地经历了买车,拖车,验车,报废车。明天去一趟邮局,我的第一辆车就除名了。
问题是出在cambelt,也就是齿轮带,齿轮带松了导致发动机受损,如果换发动机需要3500刀,而买车是2000刀。选择直接报废拿到400刀。AA修理厂告知我诊断结果的白人说不收我钱,估计是看我车都要报废了实在可怜,并一直帮我忙,帮忙打电话(报废公司),卸车牌(这本来应该是过来取车的那个印度人该做的),推车。最后我问他叫什么,他说他叫Josh。你是这里的技术师吗?不,我是这里的老板。
这辆车是在从奥克兰开往汉密尔度的高速路上出问题的,我发现加油无力,于是立刻靠边停车,接着就没法启动了。当时三个人正兴致勃勃赶往绵羊世界,我打电话给AA叫了拖车,连人带车拖回到家门口。换了朋友的甲壳虫,继续出发,完成北岛的旅行。再飞南岛,在当地租车(本来想租欧洲车,只能租到日本车),开着一辆上坡无力的小车,遇到任何一辆大卡车呼啸而过,都像被呼了一巴掌。有时风大雨大,感觉到车都在晃。这个时候,就会想念我自己的车。它虽然有十几万里程了,但是很结实。我想,如果我能早点换这个cambelt(虽然要花一千多刀),是不是就能够再多开一阵子?可惜。旧车就是得注意各项的维修检查。我是真的很喜欢它。外型俊朗,内在大,我上个月搬家塞得满满当当的,稳稳地搬过来。
我身边的本地人比较少买欧洲车,满街都是日本车,省油、问题少、可靠——是本地人大多选择的原因。我身边的中国人没有人买和我一样价格的车,只有本地人倒是不少开着甚至比我的车老旧许多的车在路上。街上奔驰宝马的车主大多数是中国人。在入手下一辆之前,我会多研究一下车,懂车多一点,因为下一辆,也会是一辆二手车。是否转投日本,再议吧。
-
Arach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5 22:53:31
-
豆友198310103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2 1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