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巴郎山
川西大概是像迷魂药一样的存在,尽管它海拔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小心就会遭受高反的侵扰。但只要去过一次,便会发现那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还没离开就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次。

五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已在渐渐回暖,原本只是想去看看四姑娘。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在川西,沐浴着阳光堆起了雪人。
天还没亮就出发,八点多的时候,远处的景色开始变得白茫茫。


地上的雪绵密又细腻,下来休息的时候随手抓了一把,捏了个丑丑的小雪人,开启一场跨季的旅行。


巴郎山隧道已于2016年通车,未通车前想要去往四姑娘山必须翻越巴郎山。而该地区是高原型季风气候,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我们在五月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隧道以外全是白雪,想象一下在没有隧道的情况下,不论是大货车还是小轿车,都必须从四五千米的巴朗山上翻过,路途遥远不说,山上路面时有暗冰,天气不好时驾车安全性也让人担忧。
根据网上消息,这里冬季极致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日最高温差20~30摄氏度,施工4年多轮换了2000多名施工人员。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原本最少需要五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三个小时。
天堑变通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隧道和垭口,舍弃一个都算是遗憾。于是我们决定去程走隧道,趁着山上的老路还未废弃,回程翻山。

长坪沟
到达小金县日隆镇(四姑娘山镇)后稍事休息,长坪沟和双桥沟都在这个镇上。这里海拔3100左右,刚到达的时候会有轻微呼吸急促的情况,这些正常的小反应不必太过着急。
吃过午饭后我们先进长坪沟。
长坪沟全长29公里,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沟内有古树、喇嘛寺、瀑布、干海子,大部分路段只能步行或者骑马,步行是走栈道,马有专门的骑马道,两边看到的风景差别较大。
穿过长坪沟可以到达四姑娘山脚下,再绕过四姑娘山又可以经过毕棚沟穿越到理县。在沟里的时候确实看到一些人背着装备去徒步的,心生佩服。
尽管时值五月,但沟里气温还是很低,越往里面走越冷。




走累了,出来的时候碰到马夫在揽客,临时决定骑马出来,最后出到大门口的时候才发现被坑了。
景区的马匹是有统一管理的,大门入口的管理处可以交费骑马,有单程和来回可以选择。在管理处交费的话,价格统一也不贵。如果像我们一样从里面自己和马夫“交易”,则价格翻倍,并且还不一定会把你送到约好的地点。(长记性了。)
因此建议可以进去的时候在门口买往返枯树滩的马票,骑马到枯树滩后往里徒步,回程又从枯树滩骑马出来。这样能看到更深处的景色,人也没那么累。


双桥沟
第二天吃过早饭往双桥沟出发。双桥沟全长约30多公里,沟内的景色是三沟里最集中也最齐全的,植被种类更多,还有造型各异的山峰景观。
气温很低,尽管植被丰富,但感觉还是比平时在城市里要干燥得多。因为双桥沟很长,我们也不赶时间,所以我们在里面花费了大概八个小时。



沟内面积广阔,只有零星几个地点有餐饮供应,且多为泡面、奶茶、饼类。我们自己带了干粮,中午的时候直接在水边的沙棘树下席地而坐,享用一顿别样的午餐。
谁知道才坐下不到二十分钟,一片乌云迅速朝这边靠拢,风也跟着呜呜吹起来,接着开始飘起细小的雪花。我们开玩笑说,这还是第一次就着雪花吃饭呢。
休息了一阵,顺手把自己手上的垃圾丢到垃圾桶里。旁边正好有一位环卫人员,她用听起来有些感激的语气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我们的环境就能更好了。”听完内心有点复杂,他们希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更害怕别人毁了他们干净的家园。
希望每一位出门在外的人,都能自动自觉吧。



下午正准备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又下起了雨。整个空气被冰冷和潮湿笼罩,我们跳上区间车“落荒而逃”。
巴郎山
翻巴郎山之前还有点担心,不知道走的车多不多,如果车少的话路面可能会有暗冰,我们没有带防滑链,害怕不安全。抱着能走多少是多少的心态翻山,发现车辆还是不少,除了小部分路段有冰渣,其他基本都比较安全。

经过落石路段记得小心观察、谨慎驾驶,我们就在这趟旅程中挨了一个石子,损失了一盏车灯。



路边找个空旷的地方停下,直接跳到雪地里玩耍,顺便再堆一个坚强的雪人。
一路走走停停开到巴郎山垭口,太阳很猛烈,和雪地的强烈反射对人发起了双重攻击,那一刻只恨自己没有带一个脸基尼。赤手空拳的我们在雪地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变黑。

看到有人往雪山上爬,我们也跟随着手脚并用爬上去。




在山上玩了半天,下山时已经筋疲力尽。
翻山的时候看到有个老头开了辆smart带着他的老婆和一条小狗,他说等我们老了我也这样带着你。
我说好。
小贴士:
1.长坪沟骑马直接在入口的管理处付费预定,避免扯皮和讨价还价。
2.沟内条件有限,建议自备干粮和热水。 3.防晒和保湿都很重要,口罩、粉底、唇膏、防晒霜不嫌多,雪地里墨镜必备。
4.建议多备一对鞋子,雪地里放飞自我后可以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