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人传
北宋的时候,有二人,一人姓黄,一人姓李。
黄是无为军人氏,从小读书很厉害,周围邻居都赞不绝口,黄的父母就很骄傲,说,本朝科举取士,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当个好官,为民做主,光宗耀祖。大家都随声附和,纷纷点赞。
李是沂州人氏,从小打架很厉害,周围邻居都避而远之,李的父母却不以为然,说,本朝太祖武将出身,就不是读书人,到处打仗,照样坐了天下;不读书,能打架也是本事,将来就凭着一身气力,一副拳脚打个功名,当个将军,镇守一方,光宗耀祖。大家当面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嗤之以鼻,传为笑谈。
黄读书越来越厉害,终于进士及第,走上仕途,在家乡传为佳话,搞得周围邻居纷纷上门道贺,让黄家很是热闹了一阵,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大家都说黄从小聪明,生来就是个当官的材料,以后还会平步青云,当上宰相,平定天下,云云,说得黄家人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道谢还礼。
李打架越来越厉害,终于打死了人,犯了人命官司,幸亏跑得快,总算是躲过官府缉捕,流落江湖,难以回家;却害得哥哥被官府关了不少日子,吃了很多苦头;还有老娘在家,由哥哥照顾,生活艰辛。大家都说李从小顽劣,迟早惹出麻烦,连累家人,跑了也好,不会再祸害邻里,只是苦了老娘、哥哥,以后可怎么是好,云云。每次听到议论,老娘总是沉默,哥哥则大声朝着老娘发火、抱怨。时间长了,大家也说腻了,不说了。李家也逐渐平静下来。
黄走上仕途,辗转地方,本来想着劝课农桑,教化百姓,推行圣人之道,不料当朝皇帝爱搞艺术,崇尚道教,喜欢太平盛世的景象,于是,就跟着知州一起挖空心思地撰写颂词,进献祥瑞,特别是进献各种稀奇古怪的石头。黄因为颂词写得还不错,总算是升到了通判,但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石头,终于被罢职回家。
李流落江湖,身在异乡,落草为寇,当了个小喽啰,隔三差五地打劫过往百姓,因为地位太低,不受头领们赏识,最多分几个小钱,勉强不至于挨饿。后来山寨因为帮着官府剿灭了另一个山寨而被江州知州招安,正好赶上大赦,李也就免了罪名,在江州当了个牢子,总算是安定下来。
黄刚回家,邻居就来探访,有的感慨世道不公,埋没英才;有的安慰无官无职,一身轻松;有的鼓励潜龙勿用,东山再起,云云。时间一长,黄还是在家,没有再入仕途的动静,大家就不来了,然后流言四起,有的说黄是因为贪墨,东窗事发,长官念着是进士出身,就法外开恩,冷处理,罢职了事;有的说黄能够进士及第,是因为凑巧背到科举题目;有的说黄小的时候读书并不怎么厉害,只是因为会巴结先生,惹得先生到处赞扬,才有了读书厉害的名声,云云。黄开始的时候很生气,后来就习惯了,无所谓了,只是迟迟没有任命下来,不免心中打鼓,很是着急。
李刚当上牢子,从当贼的变成管贼的,扬眉吐气,感觉很爽,对着江州牢房里的犯人,心中窃喜,面露凶光,大声呵斥,拳打脚踢。有的犯人跪地求饶,有的犯人阿谀谄媚,但是,也有的犯人并不买账,出言不逊,甚至还以颜色,和李打作一团。旁边的牢子纷纷上来劝架,方才作罢,搞得李很是郁闷。
黄打听到隔江州城的知府是当朝太师的公子,就想着搞搞关系,通过知府引荐赶快再进入仕途,就前往拜访,第一次去赶上知府宴请官场同僚,被门卫拦住;第二次去赶上知府宴请社会名流,又被门卫拦住;第三次去赶上知府宴请民间遗贤,随便进,就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知府下场敬酒,听到黄介绍是进士出身,停下脚步,很有兴趣,一通寒暄,算是认识了。后来黄就经常来找知府,陪着喝酒,听知府谈论官场小道消息,吹嘘自己家世显赫,抱怨父亲冷落自己,当然还有嘲笑进士同僚窝囊寒酸,云云。
李听说又来了一批犯人,就去牢房照应,发现顶头上司戴正在陪一个犯人吃饭,又是敬酒,又是夹菜,满脸堆笑,满桌子的好酒好菜,楞了一下。戴叫李过来,给犯人介绍李,又给李介绍犯人宋。李又愣了一下,听到宋自报家门之后,一边叫爷,一边跪地下拜,搞得宋和戴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宋让李起来,坐下一起喝酒;戴连忙扶起李;李就坐到宋的旁边,吃喝起来,算是认识了。李经常陪着宋一起喝酒,认识了不少江州大佬,以前只是听过而已。
黄又去拜访知府,带了一些礼品,想着再提醒提醒知府引荐自己,正值知府宴请官场同僚,就退了出来,又不甘心回去,就在街上闲逛,来到一座酒楼,上楼找座位,发现墙壁上很多题诗,一边欣赏,一边感慨,突然发现一首诗,又是牢骚,又是叫嚣,关键是有敏感词,有些犹豫,给了店小二几个钱,让店小二千万留着不要擦掉,晚上又想了想,第二天就对知府说了说,知府听完不以为然。黄急了,就提醒知府诗中的敏感词,可以搞成大案。知府终于反应过来,下令抓捕作者,又答应黄案子搞定以后,大力引荐。黄松了一口气。
李又陪宋喝酒,发现宋情绪低落,原来宋不在朝廷大赦的犯人名单中。大家纷纷安慰宋,李也跟着安慰,说不赦就不赦,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照样一起喝酒吃肉,照样痛快,云云,没有人接话。戴拉了李一下。宋微微苦笑了一声,继续喝酒,后来就被告发讪谤朝廷,图谋不轨,投入死囚牢房。李每天都来陪着宋,搞得宋对李的印象深了一层。
黄发现案情牵连甚广,劝知府就地办案,处决犯人,免得夜长梦多,不料行刑当天发生暴动,法场被劫,犯人逃脱。知府不敢作为,保住性命;黄被抓了起来,活剐而死。
李知道宋要被就地处决,楞了一下,慢慢走出死囚牢房,就没有再来陪着宋,后来赶上宋在法场逃脱,就和宋集合,当着宋的面把抓到的告发人一刀一刀剐了,吃了,然后跟着宋落草为寇,慢慢发展壮大,后来被朝廷招安,剿灭一个又一个山寨,立下战功,当上镇江润州都统制,又被朝廷毒死。
黄、李的事迹在民间都有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