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冰之歌篇:Cherry MX-3.0 青轴机械键盘
一颗种子的萌芽
开始接触机械键盘大概是从玩儿了英雄联盟之后,每当遇到技术上的瓶颈,就开始反思自己与大神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是肉松饼吃得少?皮肤不够全?还是通宵次数少?经过反复验证,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缺一块机械键盘!!!
从此,拥有一块机械键盘的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但对于一个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学生党来说,动辄几百大洋的机械键盘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实现这个愿望的时间就一拖再拖……
直到2015年参加工作之后,经济相对独立,此时买一块机械键盘更像是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已经与游戏无关。因为时间久远,加上原来的订单信息也找不到,只是记得在2015年初时花了300+在狗东买了一块樱桃的MX3.0。我记得当时最好的是MX6.0,可惜囊中羞涩;MX2.0和MX3.0的价格差不太多,但是3.0胜在多了4个多媒体按键,使用过程中还是颇为方便的,于是就敲定了MX3.0。 (哒哒哒哒,就是下图这块啦↓)


选轴逼死强迫症???
第一块键盘就像自己的初恋,当然得谨慎选择。选品牌时基本上没费什么周折,cherry在机械键盘界知名度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且cherry原厂的mx机械轴好多厂家都在用,所以当时基本没怎么犹豫就选了cherry。选型号的心路历程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在赘述。不过到了选轴环节着实费了一番功夫。黑轴太硬,红轴太软,茶轴没个性……青轴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想知道几种轴的具体区别的请自行百度,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外观及做工……
外观马马虎虎吧,或者说是比较朴素,没有当今比较流行的LED背光灯等等“哗众取宠”的配置,标准的108键键盘,没什么特别的。做工基本延续了德国人一贯的严谨作风(我也不知道德国人严不严谨,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每个键帽单独也可以配得上精细这个词。但是,由于键帽采用了传统的ABS材质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像图右上角醒目的宣传语所说的那样“细腻键帽,手感丝滑”。起初,你会觉得八个字是并列关系,其实当你使用久了之后才会理解其中深意……没错!8个字其实是前后关系——刚买来时是“细腻键帽”没错,但使用时间长了键帽表面就会打油(不明白的可以参考网吧键盘那油腻的质感),摸上去滑腻腻的,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对手感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为了方便携带,这块键盘的连接线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线。键盘连接线通过一个老式的USB口(当年这种接口还是非常流行的)连接键盘本体。优点是拆卸后方便携带,缺点是接口处插拔次数多了会有些松动。

键盘背面两块翅膀似的红色防滑胶,是随键盘附赠的,使用前需要自己动手粘到对应的位置,当然你不粘也没人管,防滑效果一级棒!

下面的两个凹槽是为原厂键盘托准备的,键盘托不送,得另买,其实就是一个塑料板子,至于这个价钱嘛,从狗东上截了个图,大家自行感受(我承认我当时就是一时冲动)……


使用感觉……
MX3.0采用了低键帽的设计,键盘高度比一般薄膜键盘略高,使用中没有架胳膊的感觉,配上原厂键盘托,使用起来会更加舒服,长时间敲击也不累。青轴段落感清晰,个人觉得使用起来的手感最像机械键盘,尤其是敲击起来那一声声清脆的“咔哒”声,特别的有节奏感,特别能够挑逗输入者的敲击欲望。回弹迅速,力度适中,就像少女的**一样Q弹。不过如果是游戏党,尤其是高端玩家,就不建议选择青轴了。青轴前半段的虚位可能会“大大影响”高玩的操作,普通玩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差个几毫秒无所谓了。比如我,就是靠着这把青轴机械键盘一路从黄金……调到了白银……(其实这不怪键盘啦……)


个性化的功能……
其实谈不上有什么个性化的功能,非要凑几个话键盘右上角的多媒体键勉强算一个,看电影调个音量什么的还是挺方便的……
还有一个就是win键锁闭功能,这个想必也不用过多介绍,经常玩游戏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一般是通过几个组合键来实现锁闭win键,以免在虚拟世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误碰win键导致窗口弹出影响兴致!
总结一下……
Cherry的MX3.0作为当年Cherry的入门款键盘,从个人使用角度来说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适合办公、游戏等日常使用。Cherry的原厂轴保证了其良好的可靠性和手感,适合经济不算充裕的学生党。不过现在这个型号似乎已经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MX3.0s,造型有了较大的改变,键位的排列感觉也更加紧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入手一个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