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说走就去了的重庆
距离上次去西安就隔了1周,也是巧了,朋友问我这几天去哪了,我说去西安压马路摘花; 瞅我乐,问我你上次不是说要去吃火锅吗,要么周一咱们过去。 就是这么又跑去重庆,又是4天,候机的时候我随口搭了一句:你说我以后有没有可能做一份一月出3次差的工作,这个月我跑了两个地方都想深圳了。
重庆跟我有些缘分,第一次来是公司投了一家小游戏公司,来交接的,发生在11月;第二次来是解散小游戏公司的,来交接,发生在情人节;第三次来是没有准备的,日均1万5千步的丈量,更多是体验生活来了。 重庆不吃火锅你来干嘛,我还真不能吃,得配着鸳鸯锅,常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有个妹子因为我不能吃辣都跟我断联了;感觉很冤啊!非要说火锅,可能吃的也是气氛;第二天我们准备游江前,在洪崖洞对面的小巷子里随意找了家串串店,吃完出来我一直耿耿于怀会不会顶着一脑袋的底料游走在人群中,衣服上会不会附有底料味道,好在那天游江风很大,真要有也早就吹散了。
我很可能是个怪咖,别人旅游都是早起晚归,对吃有着无比向往,我真是个把日常生活过到了本地,不仅不爱吃,连去个景点都嫌麻烦的人;最近睡眠不太好,别说早起了,连能不能准点起来吃中饭都是问题;所以第一天去了磁器口和大学城,第二天去了看展,顺路又拐到西南政法大学,晚上跑回来游江看夜景;第三天园博园,晚上组局吃饭,第四天分开行动,我把解放碑那片圈子走了一道,找到了上次断联妹子带我吃饭的地方(原来世界这么小呀)。 这明明是游记,又好像拐弯了;差不多是这样,因为重庆真没什么好写的;但就是想写下来,前车之鉴啊,西安的那篇记录我真的是没保存,复写就没有那感觉了,所以这篇我得写完。
我所见是真实 有点私心,我是奔着看房去了解重庆的,不是说现在要买房,就是一种提前准备的小私心;第一次来重庆时没有限购,那次在机场我就想买一套公寓,但不确定以后要不要来重庆,托着托着就凉了。几个月前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信息,现在实际走访,就一个结论:实际走访更直观更有用,如果将来要住,只要是地铁周边的都可以,真的;原来搜集的信息是做了无用功,一点用处都没有。大学城是个很好的选择,也别惦记增值与否,自己住管那么多干啥; 解放碑的商业气氛比原来要冷清,重百,时代大厦以及邻街的商场人不多,尤其是邻街的商场(忘了看名字),我们爬上7楼去吃中饭,人特别少;这可是商圈中心呀;带着疑问第三天又去了大石坝的悦荟吃饭,这不是商圈,在5楼的餐厅里,我们的饭局承包了整个里屋,还是人少。 洪崖洞,一个再也不想去第四次的地方,前面两次因为人有三急找厕所上下爬了10楼,这次因为游江后回客栈,怎么料原来可以直接过马路的路口给堵了,要走好远再折回来,然后又要等电梯....但是这次抄了条小道上来,快! 这个景点永远都是那么多人,原来还没有专门的摄影师像蚂蝗一样聚集在桥头,这次发现好多人都卡在那几个位置,神烦的很!交通协管员对这种照着像拐道路中间的情况还得提防。 游船的涨价咯,现在是128一位,加个VIP80一位,里面最便宜的是矿泉水5块,其他的你就往上计算吧,我们是图个清静,可惜咱不抽烟,不然那时那刻那烟那水一摆,真有种腕儿的感觉;没去过的看一下也可以,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性永久消费,再无二次的体验;冬天冷,多穿点。 还好,情人节那次的DQ还在,看见它会想起2年前的我,只是我不再吃DQ了,我们也没有联系了。 园博园,一个离地铁站最近,人又最少,可以安静的呼吸空气,看看绿植的好地方;门票28好像,有小电瓶车15一位,可以上下2次搭坐,我觉得特别适合家庭出游。 我所遇见的人 遇见即是该见;全当命运的安排,若非此般,何来回忆
这次最有意思的事发生在青旅里面,杀了4晚的狼人杀,最后一晚的最后一句超燃 这么说有两个意思:首先我是小白,其次我居然会了,不仅仅会,还嫌人不够不好玩;学习永无止尽,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这个游戏我看到一个孤独常态,因为我不喝酒,即便失眠我也很少用酒精麻痹自己,所以体会不到那些依赖酒精的人把它变成常态是种什么体验。一个妹子,一个哥们;哥们狠了点儿,他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常常喝闷酒,一喝10瓶起;还宵夜还熬夜;妹子也喝酒,是慢慢的饮,一罐又一罐;她的特点是无论狼人杀当好人还是坏人,发言总是不紧不慢,给人一种处变不惊大风大浪过了的感觉;可以疯进人群享受快乐,也可以安静入座旁若无人;有一点给我很深的印象,是个爱逻辑的姑娘,这在我遇见的很多女生里面,她是为数不多的那几个。当然也有可能我识人的面不宽,总是对小数的特别的会格外注意。 下面这位是我的暂时室友,我朋友听说来了一个奉节的妹子,开心的让我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喝下午茶;其实约一个陌生人不难,难的事怎么喝这个下午茶,怎么开始话题。 她怕黑,所以睡觉都是把灯打开的;她很懒,懒到结膜炎犯了不赶紧去医院,硬要在床上磨一整天刷短视频;她很直接,会跟我说:我都3年没谈恋爱了,没性生活也会白带异常;她很黏人,黏到男朋友出差都要带上她,因为她不想一个人呆在家里;她很会刷鞋,一双60块她毕业时床的高帮现在还是煞白的;她给我看了她初恋的照片,恋爱10年还是分了手,都不难过,还是朋友,她缺钱了,他还是会给她打钱用,而初恋符合一切高帅富的所有特征。 这一切都没有为什么,就是时间到了,就分开了;就像她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买了房在装修,透透气。 比起那些静物和不对称的繁华,我更喜欢接触人,总觉得故事比景更精彩。 以后会不会去重庆,嗯....这好像不是个问题,飞机2个半小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