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造物:待到锤声休静时,千树万树梨花开

- 梨花
如果选一款花,传达冬春转换间的期待,我想,那是梨花。
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风雪入眼,让人想起的不是苦寒冷寂,而是春日梨花的纯净清新;
文人以梨花喻雪,亦以雪喻梨花,“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终究不知是雪添梨花香,还是梨花香入雪。

雪的冷寂遇上梨花的清丽、淡香,正如文创造物精工局这款【梨花格】银壶,梨花壶型,壶表内敛,锤纹边角光感有度,炭火在烧,总感觉,
寒意轻了,
暖意浓了,
冬天远了,
春天近了。
从未这么想过梨花与雪,明明是春天的花,却逃不开冬天的景,道的是冬天的景,又得要春天的花。
梨花的白,冬天的雪;
梨花的香,冬天的寥;
交织在一起,“清新流丽,冷艳不寂”,这是梨花独有的花魄,也是诸多文人商士对这款【梨花格】银壶的赞评。

- 窗格
很多客人说,【梨花格】银壶纹理,像窗格。
没错,不然,文创造物怎么称这把银壶叫【梨花格】呢?
古人赏花赏景,讲究移步换景。感知美的方式,也是在一种大视角里物我两见,这个视角,可以是登高远望,可以是挑时辰选地方,有时也仅仅需要一个常见的媒介,比如——窗格。
一扇窗格,足以映射光影虚实,
一扇窗格,足以沟通万物与我。
想起了,茶道里的四个字——和静清寂,坐席之间,大家放下所有,无碍于身份,无碍于地位,无阻于思想,清静之心,平等而坐,和谐清净。马未都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去过日本最庄重的茶道场所,最好的茶道,它不是走进去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有多高的地位,你即便是一国首相,你也是要爬进去的,它就是一个门洞。
在茶事里,一切都是服务于茶,无关其他,透过茶这个窗口,心心之间,距离不远。
席间有款【梨花格】,梨花窗格纹,煮水候茶,就犹如给侯茶人开了一扇窗,拂去挂碍,可通可透,心里心外,相通内外!

- 蛰伏,为这一抹春光
不由想起,这款【梨花格】银壶的打制过程……
数九寒冬,手起锤落,
一锤,一锤,又一锤,
不停,不停,不间歇,
提起放下,
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格,一格,又一格。
要问,美在哪里?
无解,
无相,
未定。
这样继续着,
等着
一格入,
一格成,
一格显,
锤在手中落如雨下,坠打银瓶绽落如花。
多久呢?蛰伏一壶间,只有当格菱纹全部打完,【梨花格】出落成品。未定的美,无相的韵,方才显示,颇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绽放美。所有的坚持,就为这一抹春光。
这,便是我们眼前这款素简款——【梨花格】银壶。


- 待到锤声休静时
很多订购过这把【梨花格】的客人都曾问道,“【梨花格】银壶,纹理怎么打出来的?看着随意又自带一种规矩感。”
文创造物谭谭老师曾说过四个字——别想太多。

非是故弄玄虚,此间奥妙就这四字——
【梨花格】成纹,我们要做的就是,一锤一印,锤锤相挤,印印错叠,每打一锤,不想结果,不想何时完工?打一把【梨花格】,可能有数千个锤印,我们只管一锤一锤打,待到锤声休静时,自然千树万树梨花开!

别想太多,水到渠成。
寻常话语,颇有一味禅的意境。

读懂了文创造物【梨花格】,就如读懂自己一份极静极静的心,我们仿佛看到了打壶的当下,喝茶的当下,以及那份不急不躁,不争不抢的心境。
此间一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