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斗争史
查看话题 >2019.11.26记录人生2谈谈我的双相
今天调休在家,抄完了一篇自己喜爱的短篇小说,看完了一本毛姆的短篇小说集,然后把这本书的笔记也整理好了,午饭时间还又刷了一遍杨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晚饭时间还吃了一杯DQ,是最爱的抹茶红豆味。这会儿眼见着晚上十点了,却不想去睡觉,感到闷闷不乐。按理说,今天也算充实吧,可是为什么对于就此去睡去等待第二天的开启,我会心有不甘?思来想去,大概是,我没有写点什么吧,或者说是创造些什么,于是抓紧时间来成全一下自己。
可是,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因为自己“调休了却没写东西”才感到胸口有巨石。事实已经证明,写上一篇“记录人生”时,我的确处于HIGH的状态,而这一篇,我是抑郁在心口难开。我的心境已然让我对一切失去了兴趣,我几乎什么都不想谈,又觉得必须谈,那么就谈谈这抑郁本身。
早在几年前,看美剧《无耻之徒》的时候,里面的一个角色 Ian Gallagher 的表现,就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也跟他一样,有躁郁症。但打心底里我是拒绝承认自己有精神病的,我宁可相信,我是一个不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我不仅忽略掉我总是超人一般的充沛精力,也忽略掉一次次轻生的念头,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一次是某天下班以后,我独自一人骑车到钱塘江边打算跳江,在江边恍恍惚惚站了很久,从没有原因的愤怒到没有原因的悲伤,从想要毁灭世界到想要毁灭自己,不过几个小时。 后来为什么没跳我也不记得了,反正没死,我也不重视,我前夫知道了也没不觉得有什么。
很幸运我是个书呆子,为着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这个目标,在不断阅读心理学书籍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它,然后今年的九月底,我觉察到了异常:我忽然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包括看书在内,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对之前喜爱万分的胶带都感到腻烦,然后我开始觉得很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觉得我可以去死,完全没问题的,死了就解脱了,不会累了,我对死亡忽然毫无畏惧,即使一周之前我还非常怕死。接着联想到三月底的时候,一天夜里,把自己的胳膊抓得都是血痕,一个人在床上痛哭,大喊大叫,床单都快被我扯烂了,堪称一次躁狂的发作。而八月我一直都处于一种小兴奋的状态,连发烧的时候都要看书,正符合“轻躁狂”的描述。病征近在咫尺,无法回避,我想,也许我该去看医生了。
我很高兴我这么做了,到今天,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已有月余,思瑞康也吃了好几盒了。我不敢说这个药已经成功控制了我的心境,因为现在,我还正处于一种煎熬之中——刚刚狠狠地抓了自己的头皮,实际上我现在敲下每一个字都要很努力地克制自己那股要爆发的能量,我想抓自己,想把键盘摔出去啊。深呼吸,回到药物的话题上来,我现在做的不过是尽量去适应这个药物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摸清了嗜睡的药效持续时间,就可以让它为我所用——不让我熬夜,保证我的睡眠质量,同时也不影响我白天的工作。另外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副作用的是发胖,我也找到了解决方案,直白点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医生说这个药的发胖原理就是会让我胃口变得很好,我也的确总是感到饿了,现在正餐我会尽量吃多一些,然后非进餐时间饿了的话,我就会对自己说:你不是真的饿,你的大脑在骗你呢,你的胃里可是满满的喔。这招还挺有效的。目前我每天吃100mg,医生说还不算是治疗的药量,我挺怕增加药量的,每增加一次,就需要去适应,去改变我的应对方式,甚至每日安排,但我还是会继续吃下去。我看到有些双相患者排斥吃药,本来我因为副作用也是排斥的,不过医生说如果任由心境继续这么波动下去,可能会改变我的大脑,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吃了。被情绪控制还好说,真的要变成疯子,那可就不能接受了。
爸妈在刚刚得知我有双相的时候,反应如下:①你没病,医生瞎说,②你没事跑去看什么精神科啊,③我们家族里的人精神都正常的很,④你自己整天胡思乱想才会这样,⑤难道你还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吗?
我能理解爸妈的反应。但凡说一个人抑郁,人们都会觉得是这个人矫情,张佳玮有篇文章就是《如果有人想自杀,就放他去菜市场》,就连蔡澜对别人关于抑郁症的咨询,他的回复都是“去麦当劳打工”。我想说,我真的觉得我很幸福,打心眼里觉得。不需要去菜市场,也不需要去麦当劳打工。而且我还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美好,所以一般别人抱怨社会如何,我都不搭腔——我只觉得有什么不妥,都是自己需要改变。但是我还是会感到抑郁。也许正常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吧,但的的确确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就好像你明明想飞翔,脚边却被栓上了脚镣;就好像你即将浗出水面,忽然有水草缠住了你的脚。假如你看过最新的美剧《现代爱情》里的第三集,看过安妮海瑟薇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苦苦哀求的那段,你大概能体会一二。可惜国内影视剧对于双相的表达还停留在《一念无明》里发狂啊杀人啊那种极端的情境上,好像是外在的压力和自己的处理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殊不知,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患者无力抵抗的。我觉得要召大众不去歧视,首先要让大众真正理解这个病。不过,确实是需要周围的人能够支持,至少不是落井下石,嘲讽挖苦。说句题外话,有土豆的爱我是幸运的,他教会了我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我也开始学习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否定自己,不苛责自己——这真的是一个要好好修行的课题。
在等待药物拯救的漫长时间里,我知道我还必须做一些心理咨询。鉴于之前有过一次被所谓心理咨询师嘲讽的经历,我对国内这方面的发展实在没什么信心,想想要么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咨询算了。我又想再次说我很庆幸我是个书呆子了,因为我看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明白了什么是小我,学会了不去认同它,然后虽然我依然会被我的双相侵袭,但我已经不会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加强它了,它所带来的伤害,被控制在了“无力抵抗”的那部分,也就是需要药物去施展身手的那部分,那么只要我谨遵医嘱好好吃药,问题就会有解决的一天,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有我自己才能对我的内部空间负责,想要痊愈,首先就不能给自己贴“双相情感障碍”的标签,不要从这个疾病里汲取身份认同,就能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忘记它,它袭击我的时候,只是观察它,绝不认可它。就像书里说的:
一旦你认同了你的某种消极心态,你就不想放手,同时你在无意识的层面还会抗拒积极的变化,因为你无意识地认同了自己是一个抑郁、愤怒或不开化的人。所以,你就会忽视、拒绝或破坏你生活中积极方面的事情,因为它会对你的身份认同产生威胁。
我就想,我难过了,我躁狂了,好的,我知道了,就这样吧,你们在旁边玩着吧,我还是得写文章,当我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每一句话上,大象就慢慢抬起了一只它停在我心口上的脚,笑容渐渐浮现在我的脸上,现在我知道,虽然这篇文章写得乱乱的,但马上我关了电脑,吃个药,洗个澡,我又会睡一个好觉了。
所以,我的双相,也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