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为睡觉买单
一句晚安,然后各自熬夜,当代年轻人睡前都在做什么?
事实上,每晚躺进被窝,身体很疲惫,精神却依然在线。刷完微博刷抖音,关机前再看会朋友圈,“睡眠前戏”越来越长。
就算终于放下手机闭上眼,很多人还要面对失眠的困扰,白天开会时的困意到了这时烟消云散。
而这并不是特殊个例,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在全国1.74亿90后中,至少有6成存在睡眠问题,失眠群众越来越年轻化。
失眠症就像马尔克斯笔下怪诞的传染病一样蔓延着。
在《百年孤独》里,丽贝卡来到马孔多小镇,带来了失眠症,一开始居民们还能为充沛的精力和更多的清醒时间而高兴,但很快就尝到了遗忘、失忆的恶果。
我们也一样,也在品尝失眠的恶果,为睡觉买单。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睡个好觉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褪黑素、耳塞、眼罩、乳胶枕头等等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助眠音乐和APP也不断出现。
失眠已经撑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1. 失眠经济的规模
截至2018年,我国整体睡眠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亿元。据苏宁发布的双十一消费报告,今年双十一期间,助眠类产品的销量同比激增789.5%。
如此形势下自然少不了投资者,连商界大佬都盯上了这块市场。华为曾推出过针对失眠人群的香薰助眠灯,小米也推出过助眠的蒸汽眼罩。
专注于睡眠科技垂直领域的Sleepace享睡已获得了信天、兴旺、京东、喜马拉雅、罗莱家纺等的投资。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2. 备受欢迎的相关产品
目前市场上声称具有“助眠”功效的产品琳琅满目,从高科技睡床、电动按摩仪,到安神眼罩、香熏精油……种类繁多,花样百出。
在家居领域,除了有可检测睡眠质量的智能床垫,空调等家电也打起了“睡眠牌”,以营造舒适环境、低噪音等与助眠挂钩。
各种助眠类App也悄然兴起,在应用商店里上架,搜索助眠关键词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软件。
在音乐和广播类软件里,有关助眠的歌单、电台等也层出不穷,其中的音频大多是柔和的曲子,自然界录音等。

3. 睡眠经济市场的前景与问题
综观现状,睡眠经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睡眠经济确实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且已显露出冰山一角。
业界大佬抓住痛点紧跟潮流,在朋友圈里也能越来越多地看到卖相关产品的微商。
但是关于睡眠的研究成果有限,市场上睡眠监测产品很多,能收集大量数据,但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即便是褪黑素等保健品也存在着争议,其它只是跟助眠挂钩的产品实际效果如何就更难保证,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虚假产品,这一块市场目前来说比较混乱。
因此,创业者如果想挑战这一风口,还需要谨慎,在一切明朗之前,对于风险判断的要求更高。
最后,针对睡眠问题,小创还是要提醒大家,早睡早起,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