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
十月中旬一天,不经意打开手机豆瓣,加入了一个叫“极简生活”的小组,就此加入了践行极简、享受极简的队伍。
首先是空间和物品数量的清理,恰逢换季,把衣柜里、床箱里的衣服饰品,分四批清理出去,只留下基本款式和喜欢的,保证一个衣柜即可悬挂下我和吴先生的四季衣物;把阳台上枯萎的、不喜欢的植物分两批清理出去,只留了两盆长势尚可的虎皮兰,一盆放客厅、一盆放阳台;把客厅里暖暖满满一柜且经常散落一地的玩具分三批清理出去,留下的移到了暂时无人居住的次卧。把厨具进行整理,满足基本的蒸、煮、煎、炒、煲即可,锅子只留下5只,杜绝外卖,减少外出就餐,自己做饭可口又卫生。把大学里留下的、平时买的、单位发的书籍进行整理,只留下小小两柜,摆在客厅,随手可拿,减少纸质书的购入,以电子书为主。

东西少了、房间空了,每天起床随手拿两件衣服即可搭配,15分钟基本就能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省下来不少时间。开始做时间上的极简,作为一个职场妈妈,上班的时间是工作的,晚上回家的时间是孩子的,留给自己的仅有中午宝贵的2小时。想做的事情又很多,于是先作取舍,隐藏淘宝、爱奇艺这些APP,戒掉网络购物、网上追剧,又制定一个每天3+1计划:锻炼1小时、读书1小时、学习1小时,每天写一篇日记。后来发现难以实现,自己的时间不断被工作、孩子蚕食,于是调整计划,现在每天晚上尽量10:00前带孩子睡觉,第二天5:30-6:00之间起床,读书半个小时,上下班路上听音频资料半个小时;8:00-8:30,14:00-14:30之间读书或学习半个小时,中午练瑜伽1个小时,日记实在无法挤出时间,改为每日打卡,周记一篇。纵然这样,零散时间常常被诸多杂事干扰,就把锻炼、读书、学习排列顺序,尽量完成靠前的目标。一天晚上,趁暖暖自己玩耍,我拿出书想把今天读书课业补上,暖爸来干扰,暖暖跑过来,伸出手指“嘘,不要打扰妈妈看书”。看来的我行为已然影响着孩子。

坚持了一段时间,收获了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情绪的稳定。情绪也是需要极简的,以前总觉得有了孩子就出卖了自己,加之工作繁杂,致使情绪常常游走于崩溃的边缘,愤怒、委屈、自责、无奈、无助……这些负面情绪在身体里交织,像一座座火山随时都会爆发。直至身边好友、同事相继检查出慢性病、情绪病,才开始检视内心、剖析自己。负面情绪来源于焦虑,焦虑大致因为自卑:做不好一个妈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好不容易有时间陪孩子,又想摸摸手机、追追剧。做不好一个干部,能力恐慌,棘手问题解决不了,群众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同事关系敏感……经济部门一位同事说“要以做研究的心态去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角度不同、心态就不同了”,启发自己也开始转换心态。育儿是一条漫漫长路,抵触或放任,育儿成本只会越加越大,每天陪伴暖暖的时间只有2小时,何不高质量陪伴?读了一些启蒙类的书籍,设计了一些启蒙类的家庭小游戏,晚饭后就是玩、尽情地玩,所有的时间都是孩子的,同时做到不强求,孩子能认识几个字、数几个数、说几句英语都是一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长远的。工作也是一条漫漫长路,且是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抵触或放任,伤的只有自己。一个问题、一件工作,解决落实是目的,自己能或不能,只要尽力去做,或表达出想法我不能做,就可以了。其他复杂情绪其实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不理它、丢弃它。极简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专注之外没有其他。
极简,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什么都可以扔掉,而是在众多物品、选择、情感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舒服、最适合的,并且珍惜。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内心就不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