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的灵魂学故事——灵魂学要义
伍廷芳宣称,证道学“对于各物之研究及考察,皆用科学方法以推究其原因结果”,但最终要阐明的乃“生命之科学、灵魂之科学”,“推明生命之道,发达心内灵机,俾得察视藐微,直接觉悟真理”,因而相较于自然科学“尤进一步”
证道学虽然依靠科学的支撑,但又超越于科学,因此,伍廷芳对宗教信仰的证明,并不纯然依靠科学,也不拘囿于科学。
科学于他虽往往意味着正确、确切的知识,但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真理。在回答证道学与道教孰优孰劣时,他的问答是:“证道学中之修性、修命、炼气、炼神、外功、内功,实与道同,老庄已道尽矣。不过老庄之时,未有科学证明,今日证道学,设于二十世纪之时,得科学证明之故,似优而实非。”
由于相信世界万物遵循同一个“道”,最高的“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无论是科学的真理,还是形形色色的宗教的真理,也许在表面上、具体枝节上有所不同,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相互证成的。在伍廷芳看来,证道学力求阐明的是神人、死生、灵魂肉体等等关系,归根结底是要穷究天与人之关系、神与人的关系、神圣存在与世俗事务的关系:
证道学宣称,世界有三大不易之真理。
第一,天地间有主宰者;
第二,人的灵魂永远不灭;
第三,世界上有绝对公正之善恶果报。
所谓“主宰者”,在伍廷芳的论说中,往往又被称为“上帝”“天帝”“造物者”“大生命”(OneLife),“世界万物之生命由之而有”,万物均为其产物和派生物。基于这样一种关系,他对世界万物、诸多生命具有主宰的权力和能力,是为“主宰者”。这一主宰者的特征是“无声无臭”,换言之,是无形象的,是形而上的,人们并不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直接感知到;同时他是博爱万物的,是仁爱的。“若明天帝造物之心,则万物中无论如何相反,乃事实上之宜也。世界事事物物,皆出以助吾人,非阻吾人也。”
根结底,证道学所证之“道”,是贯穿天人、神人、神圣与世俗的道。虽然没有宗教仪式,不拘囿于某一固有宗教传统,但证道学显然是具有浓厚宗教关怀的一种思想学说
不过,要注意的是,伍廷芳关心的却并不仅限于中国本土的天道信仰。此“神”、此“道”、此“天”,并不是某一特定宗教的神圣存在,而是普遍意义上的神圣存在
证道学具有鲜明的普遍主义色彩,它认定所有的宗教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力图超越具体宗教派系之间的冲突,超越国家、种族等界线,追求世界大同。在伍廷芳看来,证道学是“天人相见之指南,世界大同之导引”。
在伍廷芳看来,世界诸种宗教都着意于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天人关系”),且都教导人为善去恶
“千差万别之宗教,无非教人为善之一念”、“各教皆有劝善惩恶之利益”
更重要的是,诸种宗教同出一源:
“上帝派诸大圣贤,次第诞生,创立各种宗教。如中国之孔孟,组织孔教,率天下以仁义;释迦牟尼、如来,组织佛教,率天下以慈悲;乃至耶稣、天主、默罕默德、婆罗门等各圣贤降生各国,其大旨要以劝善为方针。为赏善罚恶起见,特发明因果说,使知为善得可爱果,为恶得非可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