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举动让你重新认识他们
查看话题 >自从常阿姨学会了PS
没想到这篇文章能被这么多人喜欢。我在公众号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屏蔽了常阿姨,我怕她会生气我调侃她。后来“每日豆瓣”公众号转载了这篇文章,我自己这里的阅读量也很高了,发的时候我豆瓣粉丝也就100来人而已。
看了那么多评论,那么多人被感动、被逗笑,那么多人夸奖常阿姨,我咬了咬牙,觉得应该告诉常阿姨,所以我喊她去看了那些评论。常阿姨不仅没生气,还很开心和感动。
谢谢你们喜欢常阿姨,顺带喜欢了下我。我的公众号“鲜菇有话”,ID:xianguyouhua,欢迎大家关注我。
我和我先生还有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目前生活在瑞典。我喜欢写点关于瑞典,关于生活、旅行还有家庭的有趣小事,鸡零狗碎儿,很适合上厕所的时候看。欢迎你来~
再次感谢大家!
大概一两年前,常阿姨不知道从哪学会了PS技术——就是你理解的PS。我到现在都不敢问她到底用的啥软件,因为我怕一问,她会教我。
昨天在游乐场给闺女随手拍了张照片,可惜闺女当时在闹脾气。
常阿姨一看难得中国孩子在一起,无不遗憾:哎呀这么好一张照片,咋就哭了呢???
三个问号,表达了强烈的遗憾。
过了大约4个小时,国内是凌晨3点,我看到家庭群里闪来一条消息,浑身一哆嗦。
一小时后又连着噌噌噌三条——这是常阿姨的风格,一向都是好几个版本任君选择。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版:
抛开照片的风格和氛围不说,你就说这图P的咋样?是不是毫无PS痕迹?
你看完这张还能记得上面看过的原图吗?你能发现P在哪了吗?可能你都没发现我闺女不哭了吧?
如果看得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就连我闺女的衣服花纹都和原片是一样的。
常阿姨告诉我,P一张照片可不容易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体现的是一个创作者对于素材的超强收集、整理、及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你要怎样快速地从海量的素材中,挑选出你需要并且又正好符合要求的内容,这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都是极高的挑战,而常阿姨明年就60岁了。
同样是创作者,我知道为啥我现在还是一个nobody了,还是不努力。要知道常阿姨所有的创作工具只不过就是一台小米手机而已。
常阿姨是一个业余缝纫机高手,长裤改短裤,长裙改围裙,都不在话下。而PS,对常阿姨来说应该是和缝纫差不多的技术。
要不说年轻人别怕走弯路,你年轻时浪费过的所有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都会给你回报。
不过常阿姨的创作水准也不是一直这么高,早期的作品中还是透着些稚嫩。
这时期的作品PS痕迹是有些严重,但是常阿姨是很有天赋的人,只经过了很短一段时间的摸索,她就创作出了令人叫绝的作品。
比如有一段时间她非常喜欢这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说是美到令人窒息了,画面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像雾像雨又像风。
下面这张,甚至还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它描绘了一个已婚妇女,看见丈夫落水呼救而无动于衷的情景。小小一张照片,一下就戳破的婚姻的美好幻象,描绘了当代每个已婚妇女内心真实的向往。借用《Why Women Kill》的一句台词:
-God might not understand.
-But I'm sure God's wife will.
虽然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常阿姨已驾轻就熟,但一个追求进步的创作者,从来不会止步眼前。
后来她的创作风格逐渐走向了现实主义,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气了。
在常阿姨的手下,从来没有孤单的旅行,甭管你出发时的脚步多孤独,归来都还你一份炽烈。
这种风格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常阿姨的创作风格日渐成熟,形式上不再多变,但在创作的细节上,更加精雕细刻起来。也是在这个时期之后,我开始重视起常阿姨的创作才能。
比如下面这一组西藏的照片就是。
那是前阵子常阿姨的一个朋友,去了西藏,她提起来无不羡慕。
然后,就有了我们全家去西藏的照片。
这组照片在色彩的使用上更加大胆和自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透着一股不合理的美感。
常阿姨说:闺女,你知道不,咱们的身后都有个人。
我:???
常阿姨说:你看,就是她
常阿姨还时常会结合当时热门影视剧进行创作,在增加热度这件事上,常阿姨无师自通,我就差远了。
想想你们的妈妈还在跳广场舞,而我的妈妈,已经在互联网界有了自己的姓名,真的很骄傲。
除此之外,常阿姨还擅长使用各种新媒体和新技术,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传播性。
千万不要小看这张《火车》,或者可以给它起一个更诗意的名字,就叫《回家》吧,它是一个动画,火车是可以扭来扭去的。
看过之后就特别有种被人思念的感觉,被人盼望着回家的感觉。一瞬间你眼前真的会浮现出家乡的模样,以及那每一个到达的深夜,和不管多晚到家总会有的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
常阿姨所有的作品里,最登峰造极的是这张略显粗糙的照片:
画面虽然说不上多有美感,但胜在真实。
如果不是腿上不小心多来了那一下,你能发现是P的吗?我就没看出来,我爸头上剩下不多的那几根头发,真的特别真实。
常阿姨是个活得认真又积极的人。
老伙伴里,常阿姨智能手机玩的最6,据说还经常有人上我家请教常阿姨手机问题,别人搞不定的问题,有时候常阿姨也搞不定,过了一段时间别人还是搞不定,常阿姨就搞定了。
常阿姨用心去了解我们去过的地方,我们的生活,我们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我们到了瑞典,她就去查瑞典是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去了捷克,她就去了解捷克。我们去了克罗地亚,她又了解了克罗地亚…我们去过了哪,就像她去过了哪。
她会特自信地说:我知道的,我已经百度过了。
常阿姨的花呀,要用抹布一片片地擦过叶子;常阿姨的衣服,绝对不能皱皱吧唧。
常阿姨年轻的时候是美人,喜欢她的人很多。那时候别人叫她小常,后来是常会计,后来是常姐,再后来变成了常阿姨。
小常在生产队插队的时候,半夜带着小伙伴去拔生产队的萝卜,拔完了萝卜又把萝卜秧栽回到土里。智商很高的样子,但是差点气死了生产队长。
后来小常在众多的候选人中,选择嫁了一个靠读书进城,并写信问她“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凤凰男。
再后来有了我。弹指一挥间。
明年常阿姨就60岁了,到现在她还是不擦口红不能出门,不吹头发不能逛商场。
可是去年常阿姨牙口变得非常不好,嗜辣如命的常阿姨再也吃不了辣了。
常阿姨去年还做了双膝盖置换手术,她的腿脚也不行了,她常担忧:大王这种跑法,等她回来我再也追不上她了。
常阿姨老了。
我们一家人四散在天涯,已经很久没有一张人员齐全的照片,常阿姨把我们一个个的从自己的照片里剪出来,拼凑在一起,她用这种方式消磨她的时光,寄托她的思念。
常阿姨一直盼望着能和女儿家有“一碗汤的距离”——就是一碗汤,从我家端到你家,还没凉。不知道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每次看到这一张张“乱糟糟”的照片,我会在心里问自己:
是不是该回家了?
文/何仙姑
是主妇、是妈妈,是千山万水走遍还在寻一个落脚处的行者 是女文青,是理工狗,是以最有娱乐精神的女性视角看世界的写作者 这是一个誓在厕所读物的世界打下半壁江山的公众号 长期关注说不定可治疗便秘
如果你想分享本文,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文↓↓↓
还没乐够?
如果你想看常阿姨的另外一副面孔,戳:
说不定你还想看:
我的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