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封信2019.11.30
还记得那天问你金菊吗?在那天晚饭的时候,我和我对面的同事“相认”了。我们像往常一样聊天,说到小朋友们上课经常就蔫吧了,她说她就会和学生讲一些大学生活的趣事。然后聊到她的二逼室友遭遇变态,和二笔室友一起跟踪她们学校有名的一对帅气男同,然后大喊着扫黄冲上情人坡,还有她那越狱翻墙、什么都敢讲,经常给她们讲一些不那么政治正确,但又及其开阔眼界想法的大学老师。听她说那时在芜湖,我问了她在哪个学校,发现原来我们是校友。后来,她问我认识金菊吗?我说是我同学,她说是她姐😲😲😲果然世界很小。而且那时候她经常去金菊宿舍玩,甚至还替金菊体能测试,很大概率我们是见过的,神奇吧
听她讲述的大学生活活色生香,而且说咱们学校那么有名的一对男同我竟然不知道。不知道你知道吗?反正我又一次感觉到难道我上了一个假大学,上上次有这种感觉是听我妈和我姐聊我们小的时候,我发现她们说的我都不知道。上次有这种感觉是和之前的同事聊我们在一起上班的那些年发生的事,她们说的我也从来没有感受到。我说可能是因为我太宅,而且记性差,很多事很容易就忘了。她说是因为我漫不经心。这个词好,体验的少,用心感受的少,所以记忆不生动,不深刻。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和别人记得的不一样!所以,根本应该在于关注点不一样?你有没有检索过自己的记忆然后和别人的记忆对比,是大致能匹配的吗?还是也不一样?她们说起来是有共鸣的。
最近越来越感受到“所知着多,所教着少。所知着少,所教着更少。”“教是最好的学。”有些东西我以为自己会了,在教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没有理解透,以为通过这次问题解决了,下次在遇到新问题时又发现以前在某些方面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可能是你碰巧知道正确答案,而在不同错误的路上走几遭,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那是正确的。随走随悟,所以,以前那种等我准备好再做的想法是幻想,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你永远都是以你所知或所做到的最好的方式生活。能做的就是在不断地做的过程中遇到错误改正,下次再遇到错误再改正。有些错误不犯,你可能只是误打误撞做对了,而不是你深刻理解到它是对的。
记得以前和你说我为什么没当老师,一部分是我觉得要为人师表,自己首先得知道的多,能做的很好。现在想法略有改变,人都是慢慢地知道的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好,重要的是,先开始,开始了就相当于把能量聚焦于一处,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犯错,反馈,改正,进步。当前就是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状态,而明天的我是比今天更好的我。随走随悟,随悟随走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