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顶尖创业者,不为人知的做事核心思维!(三)
一个普通人的,如果上了黄埔军校,但凡从这里出来,就会小有成就,出来就直接顶几百个上千个普通人。
这是为何?
同样,我爷爷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如果在老家呆着,最多成为一个土匪头头,但是后来,他就成为了军阀的团长。
后来我就问:为什么我爷爷能当上军阀的团长? 而大多数人就不行呢。
原来他是有缘分,正好被选入一个军校,他系统的学习了军官的一套系统。
想想也是奇怪,如果一个普通人,不经过训练和教育以及高端,高纬度的知识,如果不建立高纬度的认知,他是很难做出一点成绩的。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反思到一个问题:普通人做事情,没有效率。
而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和高端教育的人, 思考的逻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建议,很多老板本人, 千万别 TM 给自己孩子 , 买什么狗屁豪车 , 或者开什么黑卡 , 不如直接把他送到国内外比较好的商学院,MBA 系统训练就行了。
哪怕你给孩子买了布加迪,他也会很快败光,如果你让他上一个商学院,即便他学的都是皮毛,也会有所收获。
第二个故事:以前我们的生产队,大多都是人工作业,效率均等。
但是后来,就有聪明的知识分子,从国外引进了旋耕机,耙地机,一下子下效率提升了十倍还多,或者有人发明了一样东西,增加了效率。
这都是拥有知识的人,可以获得更多优势。
通过这 2 个故事,我想说的就 2 件事:
1 ,我们必须学习更加高等,高纬度的学习思路,智慧,思维。
2 ,人和人有很大区别。 人也是商品的代名词。
01 ,奴隶级 —— 一无是处,啥都不会,卖尊严的。 如:服务员,小姐 ....
02 ,徒弟级—— 无一技之长,卖苦力的。 如:搬运工,学徒工 .....
03 , 工人级—— 有一技之长 , 卖手艺的。 如 : 美容美发 , 修机电 , 电脑 , 电视 ,家电冰箱,卖货的 .....
04 ,匠师级—— 有一技特长,卖专业的。 如:医生, , 美容美发老师,电脑维修培训师,美甲培训师,管理人的 .....
05 , 老板级 —— 有一念之长 , 卖责任 , 信念 , 使命 , 野心的 , 梦想的 。 如 : 企业家,厂长。
06 , 老师级—— 有一学之长 , 卖学问的。 。 如 : 医师 , 教师 , 学者 , 研究学 , 营销大师,策划师 ....
07 ,专家级 —— 有一见之长,卖见解的。 如:经济学家 — 郎咸平,解读案例 —— 老梁说事,吴晓波频道。
08 , 哲学级 —— 有一道之长 , 卖梦想的。 如 : 传销头头 , 成功学- - 陈安之 。
09 ,资本级 —— 有一资之长,投资,私募,上市,融资,金融运作 .....
10 ,整合级 —— 有一识之长,识别资源,人才,机会,整合资源的。如:空手师套大师 ....
基本上可以涵盖,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职业范畴。
如果你是奴隶级,想要改变,你有 2 种途径。
第一 ,学习一门专业知识。
奴隶升级徒弟, 徒弟升级工人,工人升级老师,老师升级专家。专家升级哲学。这些都是把专业知识做到极致的人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 这一点永远都不会过时 。 不管任何人 , 任何事 , 从事任何职业,但凡在某个领域能做出一些成绩的人,他都一定拥有更高纬度的知识做储备(更高纬度的经验)
第二:如果你没有很特长的专业知识,你同样也必须学习资源配置的知识。
简单讲,我们作为老板,不管是小老板,中老板,还是大型老板,乃至上市公司,国家,联合国级别的大老板,我们都在无时不刻学习什么?
——学习资源配置的能力。
什么是资源配置的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人,知道北京的橘子价格 5.08 元一斤。

在一个山村 , 这里的所有村民全部种植的橘子 , 对于普通人他们什么也看不到 ,而有的人就能看到很多机会和金钱,还有很多老板,很早已经开始打听各地橘子的价格,以及各地的市场行情了。
等大多数人看到橘子卖不出去的时候,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人,知道北京的橘子价格 5.08 元一斤,然后他们就把橘子运到了北京,一批发价 2.5 元的价格,一销而空。
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家已经把钱给赚了。
老板 —— 资本 —— 整合这些人的眼光都是比较敏锐,而且毒辣的,对人性的理解比普通人,比其他人都更加深刻。
对市场的追踪,对客户的分析,对生意之间的事儿,都掌握了很多规律和行业内幕。
所以你要是不想成为专业人才,你要怎么干?
你就要学会分析市场,探查市场,分析用户,领悟透彻人性,和行业周期以及行业的规律和事情发展的本质,以及运营原理,这就是我们对市场操控的一种资源匹配能力。
这点花费多少时间都不为过。
MBA 班,工商管理硕士,他们都教什么,其实就是交给你这些。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有人说,他车子好,他有钱,他玩的女人多…… 他公司大。
其实这都是表面的。
而很多人核心是:圈子,资源,能力,关系,背景,之间的竞争。
而本质上,还是归属于:认知,思维,和资源配置的竞争。
总结这么多,其实我就想说 2 句话:想要有所成就,更高成绩,要么天天多琢磨学习专业知识,修炼到极致。)就是说:你是某个细分领域的顶尖高手。 人家都玩不过你,你就牛逼了。)
要么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升级认知,不断锻造资源配置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你是操盘手,看你如何来玩,如何来布局。你排兵布阵的能力越强,你就越厉害。)
对于修炼资源配置的能力:
1 ,我们必须善于参透人性,人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如果想要用一个人,我经常会故意扔 0 100 块钱,或者用一些好处,看看对方怎么回应。
比如:如果我要找一个店长合作,这个店长,如果贪图小利,他就会把这 100 0块钱拿走,而且不会告诉我。
从侧面就可以反馈出,此人品德不行, 不能长期使用。
2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做好市调。
3 ,我们必须学会归纳和演绎推理。
归纳法知道怎么用吗?
这个方法,已经用了 5000 年还多,到目前一直被很多人在默默的使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背后的精妙之处。
有人就说了:你就在这扯蛋吧。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想更好的运筹帷幄,更好的做事情,我们必须学会归纳总结。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去上海去给一个公司做咨询,有个朋友,就带我去了 2 家水果店,他说这 2个水果店真的太有意思。
怎么有意思了呢?
2 家水果店 , 他们中间就隔了那么一个门面 , 而令人奇怪的是 , 一家水果店超级好,排队老远。 而另外一家水果店,几乎没有人, 除了老板和老板娘。
为何如此呢?
后来我就进店去体验,问询,分析 最后总结归纳几点他的成功之处。
第一家水果店开的虽然很早,但是他们夫妻二人是传统的生意人。
大家都懂吧,他们狗屁营销都不懂,更不懂什么前端让利,后端盈利。
而第二家水果店,他们刚一开业,就开始大规模的搞促销,搞充值,而且每天都会拿出一些水果进行搞特价。
而第一家店,他们什么也不干,等待迎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快速学会营销,让营销落地。
我们必须归纳什么?
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哪个职业,哪方面工作,你一定要归纳总结出你们行业前十名都是怎么成功? 成功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而有一些店不成功的核心要点又是什么 ?
除此之外 , 还有很多黑马和行业细分领域 , 都要进行归纳总结 。
当你真正用心去调查,分析,归纳,总结,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
记住:大家一定要多用笔 + 纸张 写下来,而不是单纯用脑袋想。
只要学会了归纳总结法,你比学习任何大师的课程都有用。 因为一旦形成习惯,这就成了你自己的东西了,而且归纳了之后立刻可以去用。
前几天还有一个餐饮的老板问我怎么搞好餐饮?
我就问他一个问题:你真正认真详细的归纳过几个餐饮成功的经典案例?
你看过几个餐饮行业的成功的相关书籍。
你接触的人中,你有没有跟餐饮行业比较成功的人,真正详细的沟通,询问和请教过?
他给我回复:都没有。
我就问他:你既然是做餐饮的,你晓得不晓得肯德基,麦当劳是怎么成功的。
你晓不晓得小肥羊,德庄火锅,海底捞,还有很多餐饮都是怎么做的吗。
几乎可以说,极少有人真正了解和知道的。
但是只要认真分析过的,他自己都已经学到很多东西了,而且都会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思路。
如果我们要做餐饮策划,那么我们首先也会调查一些成功的案例,他们的核心要素都是那些,然后我们根据这些,在归纳总结,找出适合我们的路线。
这样就非常有意思了,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这里面我们再讲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小米雷军,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做小米的思维是从哪里来的。
小米期初是做金山杀毒的。
当时也有很多杀毒软件,360 ,卡巴斯基,瑞星等等很多。
而当时 360 董事长,周鸿祎就玩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模式,就是 360 永久免费杀毒。
雷军是做金山总经理,他一看,周鸿祎,这小子,竟然把杀毒软件给免费了,那么他靠毛赚钱呢。
雷军就去四处打听周鸿祎的高管和他们的员工,问他们都是怎么策划的,他才发现 ,老周打算用 360 免费获取用户量 , 然后靠 360 浏览器 ,360 网页 , 以及其他配套的产品来赚钱。
刚开始雷军也不相信这招管用 ,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 ,360 竟然用户量达到了 1 亿多。
金山的雷军,就超级好奇,惊讶,没想到免费有那么大的威力。
后来雷军为什么就做手机了那,因为雷军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也能做智能手机,苦于没有办法,后来就假装以投资人的身份,去参观,考察了魅族。
结果他发现魅族没有厂,竟然也能搞手机,而且利润也很高。
他就觉得,好像搞手机也没那么难,所以就开搞了,而小米第一款产品,其实都没有赚钱,也是学习了周的 360 免费思维。
过去很多年智能手机价格一直在 2800-4500 之间,而小米为了复制借鉴 360 成功的思维 , 所以他也搞了一招 : 手机免费 = 成本价销售 。 过去手机利润很高 ,现在一下子被雷军搞到很低。业内好评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小米的口碑和粉丝基数也极具暴增。
现在我们在去看,我们就知道了,其实小米就是用手机免费,来打造的一个生态圈,跟周鸿祎的 360 是极其相似的。
这就是从别人那里归纳总结的成功思路,然后运用到自己生意中极好的案例。


日本化妆品品牌 DHC 连续 0 20 年销量第一。
其实,他们就是使用了一招:免费送试用装,试用装超级好用。
每年送出 400 万份。
很多客户群,都是试用后成为了新的连续消费客户群。
道理也是一样的。 。 靠一样产品免费 , 吸引大多数客户群体 , 然后附带更多产品进去,不断的实现更多的盈利。
第二招:我们必须学会演绎推理法。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公司要送一批试用装,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是为了发展更多新客户群。
但是有一个问题。
试用装,我们要送什么?我们要送多少?我们要送多大价值,多少成本的产品?
假设:我们只送了一个产品,比如:10 片面膜。人家客户花了 10 块钱邮费试用,然后拿到了 10 片面膜。我们的快递成本每个 2-4 元, 还有 6-8 元的利润,可以弥补成本。
那么送了面膜,客户会后续买我们的产品吗?
这时候又会出现 2 个问题。
1 ,如果面膜立竿见影,让人家感觉到效果了, 那么复购的概率会大些 。
2 ,如果面膜没毛效果,会怎么样,是不是很难复购。
还有,客户拿到了送的试用装,感觉只有一袋,感觉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一下子送客户 6 样,试用装,他又会怎么样?
这些都需要考虑到。这就是我们的推理法,就是我们要推理所有的可能性,然后做出更好的选择。
那么我们可能得出结论是:
1 ,一定要送效果极好的。
2 ,最好能让客户加我们微信(帮助客户美容,护肤)。
3 ,售后电话咨询,跟进,看看对方的反馈。
4 ,让每一个客户给出意见,看看什么回馈,以便产品改进和优化。
5 ,还要给客户惊喜,让客户记住我们。
....
通过这几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了很多思路,我们发给客户好几个试用装,然后让客户加微信,指导他美容护肤,还可以在朋友圈或者私发微信,建立粘性,以便复购;另外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改进优化我们的产品结构和成交思路和流程。
这方法是不是绝招,一定要学会去用,多少人,都把他给太理论化了。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的反问推理问题,我们要让客户复购。
一个一个来,养成推理的习惯,习惯性目标倒推,非常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资源配置的能力。
这招再过几亿年也不会过时。
不妨多找一些案例或者自己的生意,多去推理试一试,会很有意思。
养成习惯,很快你就会比普通人聪明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