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书侣 | 放慢思考,保持理性 ——《时评中国:用理性对抗坏逻辑》读后感
10月红豆书侣阅读计划
北镇中学
郭正阳

作者:曹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中,由于评论主体的多元化,评论平台的广阔性,评论门槛的开放性,出现了众声喧哗、热闹异常的现象。这并不全是坏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公开,加速了公民言论自由。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非理性、随意性、投机心理等问题纷纷出现,心平气和的评论、说话成了一种奢侈,用理性的心态解读问题、探究客观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在这个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并可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的时代,网络监管的缺失、思维逻辑的混乱、利益的诱惑......使得真假新闻满天飞扬,花式评论轮番登场。哄哄闹闹的热点、人云亦云的时评背后,是当代新闻人夹缝求生的尴尬,是普罗大众的狂欢场,也是一个时代思想与理性的缺失。《时评中国:用理性对抗坏逻辑》一书收录的是作者曹林近年来的评论文章,以社会关注的热点切入,以理性逻辑的思维分析,以清晰鲜明的观点做结,读者读来即能体会到他冷静、犀利的文字中蕴藏的理性,也能感受到他包容、耐心的文字中饱满的感性。
如今,自媒体风行于世,人们似乎习惯了用敲几下键盘似的快速与任性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传递情绪,理性思考日益缺位。面对纷纭世相,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评论素养,以避免被情绪和谬误绑架,《中国青年报》时事评论员曹林,用他一如既往犀利、冷静、耐心的文字,希冀唤起当下社会最稀缺的品质——理性。

在《狂躁轻浮的新媒体时代,做一个冷媒体》一文中,曹林提到“在这种众声喧哗、狂躁轻浮的新媒体时代,需要我们做一个冷媒体。当到处都是狂热的情绪和热得发烫的激情,当周围都是让我们热血沸腾、让人满腔愤怒、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干点儿什么的时候,需要媒体扮演一种“静”和“冷”的角色。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公共媒体,在狂躁主宰的新媒体环境中,应该有让人看了之后能静下来的品质,而不能是火上浇油,在本就快烤焦了、烧糊了的舆情上再拱一把火,让情绪燃尽理性。”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我们全都会上天堂,也全都会下地狱。”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绘制出的一幅既令人冲动又使人讶异,既田园牧歌又危机重重的社会图景。用这段话来描述当下的媒体和所处的时代,似乎也很贴切。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部分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追新求异的心理,煽动受众的情绪使之成为热门事件,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性,致使假新闻反转新闻层出不穷的出现,例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陆童当众撒尿”事件等。媒体在采访时所获取的信息不充分、不完整,在报道时带着明显的情感倾向,采用了某些夸张式、标签式、情绪化的表达等,都是出现假新闻和反转新闻的原因。
“在一个死气沉沉、无人呐喊的时代,在缺乏激情的社会中,需要媒体扮演“点火”的角色,让麻木者清醒,让死灰复燃,让死一般的寂静被打破,说出真话和常识,刺痛沉睡者和装睡者。而在一个处处冒火、无比喧嚣的时代,需要一种冷的声音和静的力量去让过剩的热情降温,向亢奋的社会输送理性,向被激情、偏见、仇恨、对立、怨恨急红了双眼的人,输送一种让他们静下来思考的东西”。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谈利害,这是新媒体时代公民面对一条信息时应有的价值判断次序,这样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的魔弹所击中”。然而,信息清晰的敏感事件,往往不容易引发公众的联想和好奇心,自然也就不容易引发公众参与的热情,而越是对于信息不清晰的敏感事件,公众越是容易产生各种猜测,并兴致勃勃地介入进来,从而变成网络时代的“乌合之众”。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给予了公众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机会和平台;然而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网络喷子”、“键盘党”等网络群体的出现,“道德绑架”、“网络暴力”等事件的不断发生。曹林在书中多次谈到,当一个大热点铺天盖地的砸过来的时候,其第一时间不是动一下手指转发,而是先让这个消息过一遍脑子,看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疑点。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思考模式,不过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热门信息轰炸的今天,很少人还能记得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思考。不思考,很容易被各类文章洗脑,进而变成别人手里的一根棍子,把原本就混乱的世界搅的更加污浊混乱。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相对于那些“路怒”、“网怒”式的行为和评论,理性冷静的思考与评论,更像一种对自我高度负责的折腾和完善,因为要言人所未言,要敢于探寻真理,要善于从常识的角度深挖,才能给读者以启发。
曹林将自己近年来的时事评论文章收录于《时评中国:用理性对抗坏逻辑》一书,从时事政治到新闻伦理,从文化批评到重申常识,在深度剖析热点事件、焦点问题之外,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提醒人们在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仍要留存思考的能力。
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放慢思考的脚步,保持一份基本的理性,而不是陷入流氓逻辑、道德绑架的漩涡中。
•end•
本期编辑 | 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