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
很多人在疑惑 新加坡为什会有这个纪念碑
4根柱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坐落于美芝路 (Beach Road) 的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公园,这座纪念碑用以追缅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受迫害而蒙难的平民。
四根支柱

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坐落于美芝路(Beach Road)政府大厦草场 (Padang) 的东面,用以缅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遇难的平民,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 (马来族、华族、印度族和欧亚族)的团结。
1967 年 2 月 15 日,已故前总理李光耀 (Lee Kuan Yew) 为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揭幕,这一天正是新加坡沦陷于日军 25 周年的日子。
在这片宁静的公园,您会看到四根形状和结构一致的石柱往天际伸展矗立。纪念碑高达 65 米, 四根支柱象征着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共同经历的苦难, 同时更为纪念那些遇难并埋葬在此的不同种族人民。
碑座用4种文字刻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偶尔有三三两两的人走过,历史的硝烟化作绿树清泉,格外肃穆。
1942年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英军投降,日本陆军第25军占领新加坡。太阳旗下,等待新加坡华人的是一场浩劫。日军“肃清”新加坡华人的大规模屠杀行动即将开始。
2月18日,日军第25军司令山下奉文正式下达“肃清”命令。“肃清”一词在中文、日文中字形一样,是指在华人中清除反日分子。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军事历史学家布莱恩・法雷尔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日军一方面根据某些项目名单来找出所谓“反日分子”,比如戴眼镜的要被抓,因为他们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文身的要被抓,因为他们可能是“结党歹徒”;积极抗日人士毫无疑问要被抓;海南人也要被抓,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共产党……另一方面,在每个验证点,一些告发者蒙着面协助日军进行指认,日本士兵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新加坡18岁至50岁的青壮年华人男性都被带到这些验证点进行“验证”。从现有资料看,那些被选中的人被推上卡车,大部分被运往海边射杀,也有些人被砍头。
希望每个亚洲人 新加坡人 都不要忘记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