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三部曲
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一)——致敬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地铁来了,上车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是刚睡醒的样子,昏昏然,迷糊着眼 。人多起来了,味打起来了,车门口又打起来了!插队的悄悄地从旁边钻出来,轻轻的,静静的;地铁内地铁外,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站着,骂几句街,推几次门,撞几个人,捉几次迷藏。风,轻悄悄的;味,酸乎乎的。白人、黄人、黑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卯足了劲,赶趟儿。白的像雪❄️,黄的像霞🌈,黑的像火🔥。
空气中充斥着怪味儿,眯上眼,脑海中布满了脚气、体味和口气 。耳边似成百上千的蜜蜂 飞嗡嗡的闹着,眼前似大小的蝴蝶 飞来飞去。传单遍地是,宣传出售各种30分钟直达CBD的廉价的房子,满满的正能量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人群中像星星,像眼睛 ,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农忙的回忆在召唤着你。空气中混合着汗味和脚丫的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
终于挤上地铁 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天之际在于晨,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挤早高峰的北京地铁,需要我们像刚落地的孩子,从头到脚充斥着无知者的大无畏精神,它生长着;挤早高峰的北京地铁,需要我们像小姑娘,以花枝招展的心态,笑着走着;挤早高峰的北京地铁,需要我们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班去!
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二)——致敬鲍狄埃《国际歌》
一般来说,早高峰的北京地铁里,都会营造出一副世界大同的和谐场景。
从进站口、安检处、换乘站都开始限流的时刻,每个人都迈着坚定步伐并在心中唱起了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站台上,挤不上去的,下面排队的人会帮着推一推;已经挤上去的,世界大同一般的或面贴面,或背靠背,彼此感受对方真诚而粗重的喘息,互不相扰,互不嫌弃。
有人被挤掉了一个发卡,有人被挤掉了几缕头发,还有人被挤掉满头假发……
信仰分歧?秒变好基友;文化差异?瞬间大融合。遑论南北,无问西东,纵横捭阖的韬略,五湖四海的胸襟,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在这酸爽的气息中,都在心底再一次默默唱起了《国际歌》:“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早高峰的北京地铁,就这样凭空造就了一批无神论者,清除了一切封建余毒思想。
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三)——致敬辛晓琪《味道》
第一次在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上感受了最纯粹的气息🤮……
在炎炎夏日的北京,走进早高峰的地铁,别有一番风味。
起床气、口气、酸乎乎的汗气、热哄哄的胭脂香水气;或面贴面,或背靠背,彼此感受对方真诚而粗重的喘息,氧气和二氧化碳充分混合后,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像臭氧层的空洞。昏昏沉沉的脑袋,朦朦胧胧的眼睛,忙忙碌碌的身影,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发酵并酝酿出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酸爽气息。
直到,那一缕纯粹突然在拥挤的车厢中弥漫开来……
是拨云见日的灿烂,是雨过天晴的彩虹,是天将破晓的黎明,是霞光万丈的恢宏!
不错的,就是那最纯粹的气息,无声无息的但又颇具节奏的释放着。那是来自肠道未充分消化的荤素杂糅的食物在充分发酵,被体温加热后,以优雅的方式悄无声息的排出体外,再被地铁的空调冷却后,蜿蜒辗转的穿过人群,直击嗅觉的那种震撼!这气息如虹,这气息似火,这气息如潺潺小溪沁人心脾,又如滔滔巨浪扑面而来……

是的,就是这种气息,在执着的和原有的酸爽争夺着车厢气味的控制权!每当这纯粹的气息减弱,那酸爽的气息渐强的时刻,我们都在感慨着造物的神奇;那纯粹的气息,在自然的律动下,通过不断增资加持的方式,始终保留着对车厢气息的控股权。
直到,列车行驶过五站地后,车厢才重新充满了酸爽的空气。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需要你身临其境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记忆中纯粹的味道……
嘚吧一下
一路鼓励,一路同行!
-
嘚吧一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3 15: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