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四票的故事——大柳树篇
文——北街/原创
曾经有一个地方,他并不出名,他不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能记的起的有名的地方,虽然比不上北京王府井的名声在外,也比不了上海南京路的繁华热闹,广州上下九和北京路的奢侈浮华。但这个地方却一直朴实无华的存在着,他,就是我的故乡——北票·大柳树。

要说到大柳树,那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大量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逃荒忍受不了饥饿的饥民涌向当时的东北。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有人发现了煤田,为此,当时有位姓杜的人特向清政府呈报开采权,不久之后,清政府颁发给杜姓人四张龙票,只因颁发四张龙票的所在地在(今辽宁朝阳县以北)故此叫做北四票,后来为了简化名称,才有了现在北票这一名称。
当时,各地的流民流落到此,以大柳树的周边范围渐渐的形成了以散居式的群居形式,也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北四票雏形。
大柳树地处北票市中心街里,南接小窑街,东与双桥洞衔接,曾经的“小火车站”就在这里。离此不远就是冠山。向北经过旧称“四二井”街道往前就是北大桥,而北大桥覆盖的区域就是“北街”,我的家就在这里。西面是桥西旧称“三代会”的工会街,同时菜市场也在西面。我的母校“北票一小”也在这里,不过母校“北票一小”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虽然眼前的老校区不见了,但他却留在了这片沃土下深深的烙印在记忆中,深藏其中永远,难以磨灭铭怀!

作为当时以大柳树为中心的主街,曾经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此起彼伏的吵闹声伴着嘈杂的吆喝声。不管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形形色色的人,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卖苦力的长工,逃难来的难民,耍把式儿卖艺的,青楼女子,卖药瞧病的,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比比皆是。但就是这样一个画面却宛如近代的“清明上河图”,但北四票毕竟不是“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那个样子,也只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想象中景像而已。
真实的大柳树,在儿时的记忆里是高大苍劲翠柏般的莺莺细柳,弯弯的细柳枝条垂至地下,是无数鸟儿栖息的天堂。也是人们夏天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不管刮风下雨,大柳树屹立不倒,承载着几代北票儿女的梦想,多少年的记忆抹杀不了对大柳树的无限思恋,纵然此时在远方也会时时想起老家的大柳树,那绿茵如柳的大树下,也曾经留下了影子一般的回忆。

大柳树作为过去的北四票也好,还是现在的北票也罢,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留下的产物,也是留给后来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许将来会没有不存在,但他永远的留在了幻想与奇幻世界的交叉点上永远的保留下来,也许会在某一天,在我的写作世界里出现,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原始原貌……
欢迎关注豆瓣号悬疑故事铺
今日头条 暗血琉璃
-
蓝色多瑙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0 2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