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之前三十年(一)
今天看到一个豆瓣博主写了一篇New Olean的游记,博主所到之处,看到的景,吃过的食物,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各种场景气味交织在一起。感慨之余,突然意识到,人生短短几十载,我已经过了近三十年。虽然没有波澜壮阔,尚未功成名就,也未结婚生子,却也曲曲折折,不禁让我有记录的冲动。
关于New Olean这段记忆可以用下面这张照片来形容,算是恰当。

上衣是我很中意的一件粉嫩又多彩的衬衫。就算在外放的BatonRouge,走在路上回头率仍然很高。出自我内心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我希望生活能五彩斑斓。但是骨子里还是规规矩矩,像程序代码一样,一板一眼,因此我也喜欢黑白手表和工装裤。
2015年8月24。从这一天起,我只身一人去往异国他乡,并不悲伤,充满希望。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我感觉到自己能够默默记住一些日期。
当时仍然是个学生,并且也不用考虑出国费用,没有家庭烦恼没有经济困扰也没有立业规划。我以为我已经有了万全准备,自信满满地上路了,准备去迎接一段新生活。然而,事实上,我只带了一些换洗衣服。可能是太缺少生活经验了,在哪住,如何吃饭,怎么去超市,这类衣食住行的问题都没有仔细考量过。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吧。幸好上天仁慈,没打算给我上生硬的一课,而是为我准备了无限的好运。
登机之后,飞机很空,旁边的两个座位都没有人。起初我还拘谨着,担心会有人过来,因此只是坐着眯着眼睛。后来坐着累了,想着也不会有人半路登机。于是我就侧卧着睡,睡醒了吃点东西,然后再睡。我这个人睡眠质量好,吃饭也没有过分讲究,因此飞机上没有那么难以入睡,飞机餐也没有觉得很难吃。这一路算是个好的开始。
国航上大部分都是中国人,至此我还没有任何特殊的感受,直到在达拉斯转机。在候机大厅,到处就都是外国人(我才是那个外国人)。他们很少带行李箱,都是一个大包裹,不知道是因为力气大不需要拖行李箱,还是因为大包裹可以免去托运的麻烦。当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大概是七点左右。虽然一直坐着,没什么体能消耗。但是我担心接下来的短途飞机没有吃的,万一饿了就不好了。所以在大厅转悠,看到一家快餐店。买了一个三明治(没有加热,冰冰凉的)和一瓶可乐。三明治硬邦邦的都咬不动,而那瓶可乐也没有那么好喝后来才意识到我应该是错买了无糖可乐。就这,竟然花了我8刀,五十多块。这里,我的异国冲击第一次-- 汇率。
坐在座位上,看到一个男士穿着标记LSU的T恤,我看了好久,最终鼓起勇气去问他一句话。你知道我怎么想的吗?我以为他是LSU的学生或者员工或者学生家长,反正应该跟LSU有点关系。后来发现,什么关系也没有。或者说,唯一的关系就是他和LSU生活在一个地方,都在BatonRouge这个小城。这是,我的异国冲击第二次--be proud of their state university regardless of its rank. 我讪讪地一笑,坐回原处,脑袋里一闪而过他说的“Geaux Tiger!”,不知其所以然。这是,第二次冲击的余波 -- 文化。
后来才知道,LSU的橄榄球队吉祥物是只老虎,就圈养在学校里,因此LSU的学生也会被称为Tiger。LA原来是法国殖民地,美国以大约每英亩三美分向法国买来的。“Geaux Tiger”变成了各种场合加油打气打招呼的用语。橄榄球之于美国人,相当于乒乓球之于国人,并且他们的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LSU的球队成绩在美国相当不错,每次有球赛,感觉像是整个城市的人都聚集在LSU的草坪上了。随处都是帐篷,烧烤,做游戏的。如果你以为比赛开始之后,草坪上会清净些,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买票,只是为了聚在一起,人多热闹。有人把电视机带来,看直播。
登机之后,飞机很小,四列座位,两两靠边,和之前的国航飞机在体型上是没得比的。还有一个特别的感觉就是多数人脸上都是有表情的,并且比较和善。事实情况是怎么样子,就不得而知了。当时我满心新奇,看着什么都有点小兴奋。一一坐下之后,有人拿出一个小小的书来看,我当时惊讶之余感叹道“这书大小真是刚刚好啊”。后来知道叫pocket book,方便随身携带在路上途中随手拿出来看。国内网上还曾一度声讨国人坐地铁都是清一色地低头看手机,对国外随手一本书拿出来看的习惯甚是欣赏。我就想是不是因为这种pocket book在国内不够普及呢,出门本就不方便,谁还愿意背着个大部头?当然啦,当时可能国外的手机网络还没有很发达,哈哈。
经历了上面的小淘小浪,我终于到达目的地。接下来我就全靠着老天给我安排的好运生活了。
张老师人很好,当时是晚上十点左右了,他已经在等着接机了。他只是跟我导师认识,并不算是我的老师,我们之前也只是通过邮件交流了一些。接到我之后,都没有让我说什么,他就直接说,今天太晚了,先回他家吧,家里已经做好饭了,在等我一起吃饭。简直太让人温暖了。
明知道自己要在BatonRouge待很久,需要自己租房子,但我竟然还没有租好房子就过来了。好在张老师收留了我,好在他家有很多房间。
自己租了房子之后,去超市也是个问题。因为城市里地广人稀,所有设备物资都比较分散,靠步行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国外几乎每家标配一辆车不一定是因为有钱,只是生活必需品。问题出现之后,就会有帮忙解决问题的人出现。后来就有师兄师姐去超市的时候,就会去我小区接我然后一起去超市。我在那儿待了一年多,一直都靠着这么蹭车去超市。还真不断有人愿意让我蹭车!
写了这么多,竟然也没有写到New Olean,真的是因为有太多值得笔墨的点点滴滴。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