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说:保命之法,艾灸第一。。。可防病、温阳补虚、通经脉、宣气血
随着中医养生知识的逐渐普及,大家对艾灸接触越来越多,不管是养生馆艾灸技师的硬性推广也好,还是亲戚朋友间的互相介绍也好,都或多或少的夸大了艾灸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有必要给大家澄清一下,艾灸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也没有那么万能,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这一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使其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艾灸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据考证,商朝时期艾灸已普遍流行。艾灸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治病,而且可以治久病重病;二是预防保健作用。
扁鹊:保命之法,灼灸第一
艾灸作为主流的治疗方式一直存在,早在《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灸第一。”火的发明以后,为了祛除寒邪,灸疗方法就随之出现,只不过刚开始灸的材料多种多样。
随着灸疗的不断发展,人们慢慢发现燃艾来灸效果最好,艾灸逐渐代替了其他材料的灸法。

艾灸治疗,有其长期性
“艾”字有“经过漫长时间终于结束”的含义,“灸”字,下面一个火,上面一个久字也说明艾灸具有时间长的特点。《孟子》的“求三年之艾也”意思是说使用三年陈艾草进行治疗,它是指把艾草灸身作为养身方法,同时理疗过程具有长期性。用艾进行深灸,透灸才能触及疾病根本,达到治愈之目的。
所以才有“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样的说法。这方面主要取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对于一些外寒证或里寒证都有作用。

温通经络,需找专业人士
另一方面,艾灸通过温通经络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针刺的基础上,借助艾火的热力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以治疗寒湿痹痛、痿痹等证。
但这个要在医生指导下就行某条经络或者选取某些穴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艾灸,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之功。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的去艾灸,有些人灸得上火,有的人灸得皮肤溃烂流水还被说成是排毒。

案例 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双膝关节疼痛,西医诊断为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走路一多便开始疼痛,上下楼梯疼痛更甚,阴雨天苦不堪言。关节处摸上去偏凉,自诉畏寒,通过其临床变现辨证为寒湿痹阻,宜温经散寒。
用单孔艾灸盒双膝同时艾灸一个小时,两周后,灸完后疼痛明显减轻,走路也轻松了许多。

艾灸之预防保健
艾灸养身作为传统的保健方式之一广受大家喜爱,这也是艾灸流行的主要原因。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
《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以上提到的足三里,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都是常用保健穴位,我们平时都可以艾灸艾灸,以达到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功效。

感谢阅读 关注我们解锁更多健康资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