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国际事件(下)

11.16
1、英国推迟推荐人选 欧委会“换岗”遇麻烦
英国政府致信欧洲联盟,告知无法在12月12日英国议会选举以前推荐欧盟委员会中英国籍委员人选。
英方这一做法可能为新一届欧委会开始履行职务制造麻烦。候任欧委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发言人14日说,新一届欧委会打算12月1日就任。
2、处置“伊斯兰国”外籍人员 美欧分歧严重
美国和欧洲多国高级官员14日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会商继续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事宜。就如何处置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羁押的“伊斯兰国”外籍人员,双方显现严重分歧。
3、美防长施压韩国分摊更多驻军费 未提及具体费用
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15日与韩国国防部长官郑景斗在首尔会面,继续施压韩方上调驻韩美军费用分摊比例。
埃斯珀和郑景斗当天出席第51届年度安全磋商会议并举行联合记者会。埃斯珀敦促韩国分担更多驻韩美军费用。
“韩国是一个富有的国家,能够也应当负担更多军费开支,”埃斯珀说,今年年底前结束费用分摊协定谈判对双方至关重要。
埃斯珀没有提及要求韩方承担的具体费用数额。
4、伊朗重施汽油配给制 抑制消费 打击燃油走私
伊朗官员15日确认,政府决定提高汽油价格并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燃油走私。
5、“交换”平静?以色列与杰哈德达成停火约定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14日达成停火约定,结束两天密集交火。
以色列12日空袭致死一名杰哈德指挥官,触发这一武装组织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枚火箭弹。以色列以多轮空袭还击。
6、威尼斯遭遇严重洪灾进入紧急状态 经济损失严重
意大利政府14日宣布遭受洪灾的威尼斯市进入紧急状态,为这座“水城”划拨200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紧急援助资金。
威尼斯12日遭受有记录以来严重程度排名第二的洪灾,许多旅游景点闭门谢客,历史建筑受洪水侵蚀,经济损失严重。
11.17
1、特朗普竞选团队前政治顾问被判多项罪名成立
在2016年大选期间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团队政治顾问的罗杰·斯通,15日被判向国会作伪证、妨碍司法程序、干扰证人等7项罪名成立。
11.18
1、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11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围绕第一阶段协议的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并将继续保持密切交流。
2、英国保守党支持率获新高 议会选举结果仍难料
一份16日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当前民意支持率创下2017年以来新高。同时,12月12日议会选举是结果最难预测的一次选举。
3、特朗普弹劾调查继续“取证” 证词直指“关键人”
美国国会众议院16日继续为针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取证”。
依据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天公开的一份证词,共和党籍副总统迈克·彭斯的一名特别顾问指认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通话内容“不寻常、不恰当”。
4、美国防部长宣布美韩无限期推迟联合军演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17日在曼谷表示,美国与韩国将无限期推迟两国联合军事演习,以对朝鲜“释放善意”。
11.19
1、特朗普说将考虑就弹劾调查提供证词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说,他将考虑就国会众议院针对他的弹劾调查提供证词。
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的表态。佩洛西在采访中说,如果特朗普有能为他自己脱罪的信息,我们期待看到,他可以到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亲自陈述或提交书面证词。
特朗普对此表示,尽管不想为这一“缺乏正当程序的骗局”增加可信度,但他将会“强烈考虑”佩洛西的提议。
2、朝鲜表示对无益于其自身的朝美首脑会谈“不感兴趣”
朝鲜外务省顾问金桂冠18日表示,朝鲜对无益于其自身的朝美首脑会谈不感兴趣,他强调如果美方想要维持朝美对话,就必须取消对朝敌视政策。
3、韩日情报共享协定前景不妙 韩要求日取消出口管制
韩国和日本防务长官17日没有能就续签双边情报共享协定达成一致,这一协定可能数天后失效。
韩国国防部长官郑景斗和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在泰国首都曼谷会晤,就磋商定于23日到期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仍旧没有谈拢。
河野进入会场前表情严肃,拒绝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日本共同社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日本官员为消息源报道,双方就续签这一协定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仅陈述了各自立场”。
4、英媒曝英军高层掩盖驻外军队罪行
英国媒体17日援引一项机密调查报道,英国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人频频在当地犯罪,但英军高层为避人耳目,予以掩盖。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一份这家媒体参与的机密调查。调查列举的证据显示,英军特种空降部队和苏格兰高地警卫团军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犯有谋杀、殴打、折磨、性虐待囚犯等罪行。
调查人员说,英军高层出于政治目的,把这些证据确凿的案件“束之高阁”;英国国防部为使案件尽快结案,屡屡出面施压。
报道说,最新披露的文件可能促使国际刑事法院介入调查。
5、伊朗暴力示威蔓延 哈梅内伊发声批评
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17日就近期街头示威发声,支持政府提高汽油价格,抨击暴力破坏,暗示将以强力手段恢复秩序。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示威蔓延至100多座城镇,上百家银行、商店遭洗劫或纵火,包括警察在内的3人死亡,大约1000名示威者被捕。
6、斯里兰卡新总统:“军事强人”拉贾帕克萨
斯里兰卡当选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18日宣誓就职,承诺以保障国家安全为优先事项。
他10年前领导政府军击败分离主义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结束斯里兰卡内战,被视为“军事强人”。
7、“中国军工”亮相2019年泰国国际防务展
这是11月1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防务展上拍摄的北方工业展台坦克模型。 为期4天的2019年泰国国际防务展18日在曼谷开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7家军贸公司以“中国军工”国家展团形式首次参展。
11.20
1、土外长敦促库尔德武装撤干净 否则土军将采取行动
土耳其外交部长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18日向美国和俄罗斯施加压力,说如果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没有完全撤离叙土边境“安全区”,土方将再次在叙利亚东北部投入军事行动。
2、美韩第三轮军费分摊谈判破裂 美军要价高分歧严重
美国与韩国就第11份驻韩美军费用分摊协定的第三轮谈判18日在韩国启动,19日因双方分歧严重而破裂。
3、美国警告埃及买俄制战机或面临制裁 或无法购美机
美国国务院分管政治军事事务局的助理国务卿勒内·克拉克·库珀18日警告,埃及如购买俄罗斯战斗机将面临美方制裁。
库珀出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航空展期间说,埃及打算购买俄制战机,将“面临制裁风险以及今后无法(向美方)购买(战机)的风险”。
4、英首相承诺胜选后让财长留任 其他阁僚去留不表态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8日承诺,如果保守党下月赢得议会选举,现任财政大臣赛义德·贾维德将留任。
5、科威特埃米尔解职两名内阁大臣 涉及挪用军费丑闻
科威特埃米尔(国家元首)谢赫萨巴赫·艾哈迈德·萨巴赫18日解除两名内阁大臣的职务,原因涉及一桩涉嫌挪用军费丑闻。
6、莫拉莱斯质疑“临时政府”总统阿涅斯 不具合法性
玻利维亚已递交辞呈的总统埃沃·莫拉莱斯18日说,反对派推举的“临时政府”领导人珍尼娜·阿涅斯没有合法性,使当前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
玻利维亚“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卡伦·隆加里克说,将寻求国际社会支持,组织公正、透明的选举,消除政局不确定因素。
7、美反转对以定居点立场 巴勒斯坦:美国已丧失威信
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18日发表否认以色列定居点违反国际法的言论,推翻美国政府实行40多年的对以政策,招致巴勒斯坦和其他方面批评。
8、联合国指美国关押逾10万非法移民儿童 呼吁快收手
联合国18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确认美国关押超过10万非法移民儿童,频繁发生侵害儿童权益的情形。报告撰写者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在美墨边境堵截非法移民时强行拆散家庭、致使骨肉分离的做法。
11.21
1、弹劾特朗普公开听证第三场 白宫官员称“惊到了”
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19日举行针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弹劾调查的第三次公开听证会。4名已经在闭门听证阶段作过证的白宫和政府前任及现任官员露面作证,陈述他们所了解的“电话门”风波并接受议员问话。
一名证人回忆听到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今年7月的一通电话时,用“震惊”一词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2、以色列战机空袭叙利亚 打击伊朗和叙政府军目标
以色列军方20日说,以军战机当天对叙利亚境内多处伊朗和叙利亚政府军目标实施大规模轰炸。叙利亚官方媒体称,叙军拦截并摧毁大部分以色列导弹,两名平民丧生,另有多人受伤。
3、欧盟围绕吸纳新成员吵翻天 法国主张提高入盟门槛
欧洲联盟成员国19日围绕吸纳新成员事宜举行闭门会议,但分歧较大,争论激烈。
消息人士披露,法国主张提高入盟门槛,似乎有意给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进程使绊子,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则倾向于尽快吸纳更多成员加入欧盟。
4、伊朗谴责敌对势力妄图造成伊国内混乱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20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当天分别发表讲话,指控“敌对势力”妄图在伊朗制造混乱,强调这种阴谋不会得逞。
5、美伊关系紧张之际 美航母经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
美国和伊朗关系持续紧张之际,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19日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水域。
按照法新社说法,这是伊朗今年6月击落一架美国无人驾驶飞机后,美国航母首次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6、土耳其称年内将多数“伊斯兰国”成员遣返回欧洲
土耳其官员19日说,将在年底前把土方羁押的大部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遣返回原籍国,主要是欧洲国家。
美国国防部同一天警告,“伊斯兰国”利用近期叙利亚北部局势混乱重整旗鼓,可能将酝酿对西方国家发动新的袭击。
11.22
1、美弹劾调查关键证人拖更多人“下水” 包括蓬佩奥
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公开听证会20日迎来关键证人:美国驻欧洲联盟大使戈登·桑德兰。
桑德兰在大约6小时的直播听证会上指认,就施压乌克兰调查特朗普政治对手一事,政府多名高级别官员“都在决策圈内”,包括副总统迈克·彭斯和国务卿迈克·蓬佩奥。
2、美否认以定居点违法 罔顾国际共识在联合国犯众怒
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共识,对以色列位于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政策“变脸”,招致巴勒斯坦和一些阿拉伯国家谴责,20日更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遭到其他理事国强烈反对。
3、美国防部长否认驻韩美军“撤军说” 不会威胁盟友
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21日说,从来没有听说美国因韩国拒绝增加驻韩美军防卫费而考虑撤走部分军队。
美联社和韩联社报道,埃斯珀当天在越南回应记者提问,说他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最近会谈时从未提及相关撤军计划。
埃斯珀告诉记者,“每天看到不实、夸张或不确切的新闻”,“我们不会以此威胁盟友,而是继续协商”。
4、20万难民相继离开伊斯坦布尔 包括10万叙利亚难民
土耳其内政部长苏莱曼·索伊卢20日说,7月初至今大约10万名叙利亚难民离开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5、经济增速下滑 世行呼吁新兴经济体强化抗冲击能力
世界银行警告,新兴经济体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急剧下滑所作的准备不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迫切需要强化防御冲击的能力。
11.23
1、日韩外长同意争取下月实现两国首脑会谈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23日在名古屋与前来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的韩国外长康京和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加强协调,以实现在12月下旬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日韩首脑会谈。
2、俄罗斯拟于2025年前组建战斗机器人部队
据俄罗斯媒体23日报道,俄罗斯准备在2025年前组建能够完成作战任务的战斗机器人部队。
俄新社援引俄国防工业系统人士的话报道说,俄罗斯准备组建的战斗机器人部队是全新意义上的兵种,这些机器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控制,很少需要人工干预,基本能完成战场作战任务。俄将于2020年开始制订“机器人部队组建任务”路线图,并准备在2025年前完成有关科学研究、试验设计和组建战斗机器人部队等一系列计划,然后将这一新型部队纳入俄军管理体系。
3、利比亚海岸警卫队救起380多名非法移民
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海军23日说,利比亚海岸警卫队近日在该国西部海域的5次救援行动中救起383名非法移民。
4、美司法部长巴尔称爱泼斯坦死于“完美纰漏”
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21日承认,围绕犯罪嫌疑人、金融家杰弗里·爱泼斯坦在美国安保严密的联邦监狱中自杀,他有过怀疑,但最终得出结论,那是“一系列纰漏酿成的完美风暴”。
巴尔当天飞往蒙大拿州参加活动途中告诉媒体记者,他最初的疑虑源于爱泼斯坦的关押地存在种种不规范操作。按照巴尔的说法,随着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调查深入,他意识到一系列纰漏给爱泼斯坦自杀留下机会。
爱泼斯坦8月10日死于纽约市曼哈顿都市管教中心。经法医鉴定,死因是自杀。美国检方本月19日指控两名狱警玩忽职守,两人拒绝认罪。他们的辩护律师称,两人是“替罪羊”。
5、“硬对”难民和非法移民希腊派更多边境守卫人员
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22日宣布将调派更多边境守卫人员,阻止没有避难资格者继续涌入希腊。
6、特朗普力保犯错特种兵被批评妨碍军事司法公正
美国海军部长理查德·斯潘塞22日说,应该由一个海军委员会审理“海豹”突击队一名指挥官爱德华·加拉格,以决定是否把这名与遇害俘虏遗体合影的特种兵从突击队中除名。
11.24
布隆伯格宣布竞选美国总统
美国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24日正式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加入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预选。
布隆伯格在其竞选网站发表声明说:“我竞选总统是为了击败(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建美国。”布隆伯格表示,他将团结美国选民,组建“广泛而多样化的联盟”,为击败特朗普“全力以赴”。
11.25
1、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驻日美军妨碍俄日关系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3日说,美军在日本国土上的存在对俄日拉近关系构成妨碍,俄方对此关切依旧。
按美军数据,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的一部分,大约有5.4万名美国军人驻扎日本。
2、美副总统突访伊拉克 重申对库尔德盟友承诺不变
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23日飞抵伊拉克,与库尔德自治区(库区)高层会面,重申美国方面对库尔德盟友承诺不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0月初下令美军撤离叙利亚东北部库尔德武装控制区,遭后者指认“背叛”。
3、韩日外长同意力促下月首脑会晤 深层矛盾难解
韩国和日本官员23日同意尽力促成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月会面。
4、英国大选进入最后冲刺 谁能笑傲“双十二”?
距12月12日的英国大选还有约3周时间,英国各党派为争取选民展开激烈博弈。在上周举行的首场大选电视辩论中,保守党领袖、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最大反对党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围绕“脱欧”主张和国内议题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战。谁能笑傲“双十二”,直接关乎英国未来。
5、以色列蓝白党领导人甘茨呼吁内塔尼亚胡辞职
以色列蓝白党领导人本尼·甘茨23日敦促受腐败罪名指控的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辞职,呼吁内塔尼亚胡所属利库德集团高层人士与他联手组建政府。
甘茨提议先由他出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摆脱官司以后“接棒”,从而避免以色列一年内第三次议会选举。
6、安倍支持率略降 相比10月降低5.4个百分点
日本共同社24日发布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首相安倍晋三内阁所获支持率为48.7%,相比10月降低5.4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38.1%。
11.26
1、布隆伯格正式参选 “美国重建”阻击“美国优先”
美国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24日正式宣布竞选总统,矛头直指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布隆伯格自称“做事人”和“解决问题者”,暗讽特朗普只会夸夸其谈;布隆伯格誓言“重建”美国,避免“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再获一个四年任期。
相比其他民主党竞选人,布隆伯格迟到的参选似乎更加吸引聚光灯。这缘于,民主党竞选格局就此改变,特朗普迎来更近似政敌。
2、韩国批日本“耍花招” 疑似提前泄露军情协定信息
韩国总统府国家安保室长郑义溶24日说,日本违背承诺提前报道两国就《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磋商结果且有歪曲事实之嫌,令人遗憾。
韩联社报道,郑义溶当天在韩国釜山国际会展中心接受采访时说,围绕韩日两国公布推迟终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以及韩方暂停就日本出口管制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日本媒体较双方约定时间提前大约一小时“放出”部分磋商结果,韩方怀疑日本官员可能故意提前泄露信息。
郑义溶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深表遗憾。”
3、美总统弹劾案进入“新阶段” 调查人员开始写报告
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调查进入“新阶段”。调查人员在举行两周公开听证会后已着手起草报告,同时不排除举行更多听证会的可能。
11.27
1、美方促哈夫塔尔停止进攻利比亚首都 政治解决冲突
美国国务院26日证实,美方官员25日与利比亚军事强人哈利法·哈夫塔尔会面,敦促他麾下武装停止进攻利比亚首都。
2、伊朗警告敌国不要越过“红线” 否则伊朗将会报复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25日指认美国及其盟友煽动近期的骚乱,警告对方不要越过“红线”,否则伊朗将会报复。
3、土耳其军方出动美战机测试俄S-400防空导弹雷达
土耳其媒体25日报道,土耳其开始测试俄制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雷达。
4、“诺曼底模式”峰会期间 普京不打算单见泽连斯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5日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诺曼底模式”四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法国)峰会期间,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不打算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单独会面。
5、利比亚武装承认“误袭”美国无人机 已向美方道歉
利比亚东部武装“国民军”成员25日承认,他们上周误认为一架美军无人驾驶飞机是由民族团结政府派出,“错误”地将其击落。
“国民军”指挥部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级成员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们误把美军无人机当做政府一方常用的土耳其无人机。
按照他的说法,“国民军”为这一失误道歉,并与“美方达成一致,就首都的黎波里上空及周边的行动与美方协调,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件”。
11.28
1、联合国秘书长说以色列定居点活动违反国际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表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的犹太人定居点没有法律效力,以定居点活动“公然违反国际法”。
2、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经济10月至11月中旬继续温和扩张,就业市场持续小幅增长,物价水平略有上升。
这份报告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 报告显示,与美联储发布上一份“褐皮书”时相比,美国经济活动整体温和扩张,占美国经济比重七成的个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3、土耳其跟北约做交易 换取后者支持土军打击叙库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名高层消息人士披露,土耳其方面拒绝支持这一军事联盟一项防御计划,试图借机做交易,以换取北约就土军在叙利亚北部打击库尔德武装提供更多支持。
4、埃尔多安力推央行降息 认定高利率伤害土耳其经济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26日谈及土耳其经济,看好基准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在2020年降至个位数,届时土耳其经济状况可望得到显著改善。
媒体解读,埃尔多安上述表态意在向土耳其中央银行传递降息要求。今年7月以来,土耳其基准利率已下调1000个基点,从24%下降至14%。
5、特朗普执意宽宥违规军人 总统干涉军方司法引担忧
围绕一名违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员的评估叫停,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干预其中,引发美国国内对总统在涉军事务中适当角色的担忧。
11.29
1、马克龙呼吁北约盟国更多参与萨赫勒地区反恐行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28日呼吁北约盟国更多参与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反恐行动。
2、中印两国智囊团齐聚武汉共谋“中印+”合作
“第五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对话会”28日在武汉东湖之滨举行,50余位中印两国代表参会,就当前中印关系交流观点、共商合作、谋划未来。
3、俄罗斯向美国提议 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俄罗斯官员27日说,俄方已经正式向美国方面提议,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10年签署,2021年2月到期,是俄美两个核大国之间最后一份主要核武器控制条约。依据这一条约,双方保有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分别不能超过1550个。
4、新一届欧委会“起航” 冯德莱恩或不只“三把火”
以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为主席的新一届欧洲联盟委员会27日获得欧洲议会批准,定于12月1日就职。
冯德莱恩承诺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移民政策等事项。媒体报道,这名欧盟新“总理”上任正逢“疑欧”情绪加剧、内部分歧严重、经济低迷,面临诸多挑战,要烧的可能不只“三把火”。
5、信不过美国联邦航空局 欧航局拟检查波音新机认证
多名消息人士披露,鉴于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波音737 MAX系列客机的适航认证暴露问题,欧洲联盟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航空监管部门打算独立检查波音公司新型客机认证过程。
6、遭解职海军部长发文批评特朗普“不懂行”
数天前遭解除职务的美国前海军部长理查德·斯潘塞27日发表文章,指认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前所未有”地插手军方处理涉案军人。
7、“诺曼底模式”峰会能否打破乌克兰问题坚冰
“诺曼底模式”四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法国)峰会将于12月9日举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特别代表萨伊迪克11月27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表示,峰会前设定的工作已经完成。
分析人士认为,时隔3年,“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再次召开的时机终于成熟,各方释放积极信号,乌克兰问题或将迎来转机。不过,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未来需要在管控分歧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11.30
1、马克龙拒绝就北约“脑死亡”说道歉 得罪“队友”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28日再次提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历“脑死亡”,说他不会就这一说法引发“歧义”道歉,因为北约需要“警钟”。
2、惠誉警告欧元区经济停滞风险 可能下调政府债券评级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9日发布报告,警告欧元区正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恶性循环,可能触发一系列政府债券评级下调。
3、特朗普突然抵达阿富汗 宣布美国与塔利班正在对话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8日晚突然抵达阿富汗,宣布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代表正在对话,说他相信塔利班愿意停火。
4、法国军机在马里上空相撞 马克龙下令“反思”
就法国军方两架直升机在马里相撞,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28日下令法军重新评估在西非打击极端组织的行动,呼吁欧洲盟友提供更多支持。
同一天,关联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大撒哈拉伊斯兰国”组织声称导致法军军机相撞。
5、伊朗逮捕受命于CIA的8名伊朗人 涉及近期示威骚乱
伊朗官方媒体28日报道,安全部门逮捕8名受命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伊朗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伊朗近期示威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