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高端仿色技巧:模仿电影《疯狂的麦克斯4》的色调
学习电影调色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优秀电影的色调,具体的方法就是:收集电影截图,导入达芬奇软件,借助达芬奇示波器分析电影截图的波形,将场景的颜色(明度、色相、饱和度)转化成语言表述,然后将语言转化成切实可行的操作,应用到素材上,从而达到处理个人视频效果的目的。
对素材的选择上,要求艺术方向、拍摄类型与电影类似,因为调色相当于对素材的二次加工,不是素材的生产者,不可能将红色的苹果,通过调色变成黄色的雪梨。只有画面有类似的颜色和物体,才能最大程度地模仿同类题材电影色调。
一、收集电影截屏
两种方式:
- 高质量的蓝光原盘;
- 流媒体网站中获取电影截图;
注意:电影预告片与实际电影正片的调色不同,可在苹果电脑全屏播放视频时,使用快捷键“Shift+3”,来获得电影截屏(截图会保存在电脑桌面上);或者使用Windows电脑,点击打印屏幕按钮,来获得电影截屏(截图会保存在图片文件夹内的屏幕截图文件夹中)。
二、将色调转化成语言
明度(Luma)
- 这张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多少?
- 是明亮的,还是黑暗的场景?
- 你认为对比度是高调还是低调?
- 波形中聚集的痕迹在哪里?
- 阴影中有多少细节?
- 高光中有多少细节?
比如:观察《疯狂的麦克斯4》下面这两张截图与示波器波形,说出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明度特点:根据画面给人的直观感受,这是明亮的日间戏,根据波形图上下扩展轨迹的延伸范围很宽,判断出图像的对比度很高。
波形图的轨迹分布,一般是画面的物体形状的直观呈现,波点轨迹可以理解为画面像素点分布,根据波形聚集位置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该位置的细节多少。反过来说就是,有细节的地方才会有波形,而波形的位置,决定了它是亮部、暗部、还是中间调细节。
观察波形图,可以发现,上图波形轨迹集中分布在麦克斯的衣服和面部,下图主要分布在右侧的球型坦克,和上面的飞起来的人,而蔓延在背景后的粉尘则呈均匀的块状波形轨迹,排列在波形的中上方,由此得出画面的中间调与高光的细节非常丰富。仔细观察画面最暗的手枪扳手处与对应波形图,可以发现暗部细节比较少。

色相(Hue)
-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 图片有没有唯一的主色?
- 场景是否遵循特别的配色方案?
- 高光是什么颜色?
- 什么颜色用作阴影和底色?
饱和度(Saturation)
- 饱和度值多大?
- 是否有某些物体或颜色比其他物体或颜色更突出饱和?

《疯狂的麦克斯4》这两张参考图中,都能明显地看到沙漠和人物上大量的橙色,天空中大量的青色,云和粉尘略显粉红色。观察矢量示波器,白色波形轨迹指向相反的两端色相,说明参考图遵循了色轮的互补色,阴影和底色有轻微的蓝绿色特性。
而矢量图中,白色轨迹延伸到青色方块的距离比较远,说明蓝绿色的饱和度不高,延伸到红色方块与黄色方块中心点连线处(上图矢量示波器红色标记处)的白色轨迹,与红线比较近,说明橙色饱和度高。轨迹由矢量图的中心延伸出去,说明画面有纯白的中性色,再观察画面的高光无偏色,则说明高光属于中性色。
三、将语言转化成色调

在正式做风格调色之前,先做一级调色,保证图片中的高光为中性。这里以《疯狂的麦克斯4》为例,分析完电影截图的明度之后,模仿它的波形轨迹,先处理素材的对比度,使用曲线将细节拉伸到中间调,亮度的位置,压低暗部。
再模仿《疯狂的麦克斯4》的风格,先调大面积的橙色,再调整人物的肤色、主体物的亮暗的冷暖对比;接着使用吸管工具与限定器,Key出天空调成青色色调,控制天空的曝光与截图一致;然后参考截图灰尘和烟雾的颜色,将素材的云朵调成粉红色,调整云朵的曝光与冷暖对比。通过增加高光的饱和度来增加高光的细节,最后再整体调整画面的明度与截图一致。
一级校色小技巧:(1)把饱和度拉到100%,有助于观察素材的波形轨迹;(2)将波形图切换到RGB通道,然后将Offset拉到欠曝,观察画面的高光是否为中性色,波形图的红绿蓝是否叠加为白色,如果不是,使用Gain色轮调节,直到画面的高光,在波形图分布的轨迹,叠加为白色,最后再将Offset重置复原。举一反三,黑位的校正同理。
注:每创建一个节点都是有固定的功能和意义的,一定要及时命名节点,养成清晰的调色思路,对以后做镜头的匹配工作非常有帮助。
二级校色的小技巧:1、新建一个饱和度为0的节点,取名为“灰度”,再建一个取名为“颜色”的节点,在“颜色”节点上,使用Gain给素材的亮部和中间调直接刷上主色调,可以看到添加的单色,在矢量图的白色波形轨迹呈直线延伸向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匹配素材与电影截图的主色调,匹配结束后,关闭“灰度”节点,观察单色赋予后的画面效果是否太过强烈,如果太强烈,可以通过输出增益(Output gain)加以控制调节色彩输出,色相VS色相曲线,调整具体的颜色倾向,达到素材的在矢量示波器上的白色轨迹延伸与电影截图一致的目的。
(下图中:左上图为素材调整完成的最终效果,其它两张是电影截图)

四、总结
第一步:从我们想要模仿的原电影中获取高分辨率的素材;
第二步:使用我们提到的颜色语言来定义色调;
第三步:使用分屏视图和示波器来帮助我们实现匹配;
最后,一定要多看电影,多练习不同风格的电影色调风格,熟能生巧,一步一步成长为调色大拿。
视频教程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8581049
原文以及更多调色资料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9558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