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岁,愿你终能得偿所愿
认知里,25就是踏上了奔三的起跑线,学生时代落幕了。
我似乎并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决定从小破法再去大洋对岸缓冲一年消化一下。最近的生活都被出国的种种事宜占据,但是自从托福冲刺之后就没有什么劲去干其他的了。为了摆脱这种颓样,准备去海淀法院蹭蹭饭吃,工作清闲但不失为一种调节生物钟的好方法。
进驻北京已经三个生日了,脱胎换骨,历经种种都是未曾想过,却理当如此。研究生开始之前都没能离开童年希冀着摆脱的地方,而在离开之后,如鱼得水,就连被折磨多年的口吃这毛病,都慢慢淡出了生活了,偶尔的卡壳,总是能自如地一笑揭过。多年来一直在探寻突如其来的口吃是怎么开始的,印象里只是回广东老家一趟啥事没做回家就成了重度口吃,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为此整整自卑了一整个青春时代,非常怯场,以至于家里看到我跳到法律行业纷纷劝我慎重,话都说不利索怎么和别人唇枪舌剑。事情从初恋开始有了转机,在同桌把阳光带进来之后,就不想缩回壳子里去了。大学和研究生的室友又可爱非常,发小们也一直在我身边未曾离开,可以说近些年时光待我真是非常温柔了。

今年赴欧洲的航班上,突然想起了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情景。阴雨连绵冷入骨髓的南昌,紧张地上网搜飞机失事新闻的自己,被紧紧攥住汗湿弄皱的复试书页,和突破云层感受到阔别一月的阳光,都还是如此鲜明。这两年飞的不少,终于也成了自己曾经羡慕过的人,坐飞机一个人去旅游,坐飞机去和前任约会,坐飞机回家过年,坐飞机出国交换。

瑞士真是个被童话包围的地方。途中遇见大雪,即兴敲定和室友两个人第二天在少女峰上徒步,从山脊一路走到山脚的小镇,举目不见人影,像是在无尽雪原流浪,这种认知让我全身血液都在沸腾。我一直在追求一种自在,而在这个地方,我真正感受到我想要的那种自在,那种如云般飘摇不定,没有任何绑缚的悠然。first峰徒步,少女峰徒步,马特洪峰徒步,每一次流浪都感觉是对自己灵魂的荡涤,自己终于又是那个赤条条的自己,来去自如,了无牵挂。虽说人必定是社群属性的,但是何不偶尔在自己的世界里徜徉,给灵魂一个喘息的机会。

想要写一系列欧洲游记,可惜文笔不佳,一直没能写出当时的意境,却又不甘心一直想要尝试。这段时光带给我这个世界完全不同以往的精彩,瑞士的雪境童话,荷兰的橙色疯狂,意大利的海天无际,法国的艺术瑰丽等等。拼命想要用镜头记录每一段光影,可惜尚未入门,所拍照片远不及实景。人生总是充满遗憾,但是一直走就好。所有我用眼睛,用心捕捉的风景,都是为送给另外一个灵魂而准备的。






也许这风景送出还算稍有诚意,但是我内心是非常想要两个人重新再走一遍的。到时候镜头里的主角就会是你,或者我们两个人了吧。当然如果你想把我当聚焦也是很幸福的了。在比利时参加了一场Euro Pride游行,那种大大方方展现自己的姿态真是让人向往。说做就做,在路边买了一副彩虹旗披在身上加入,像是披上了一件战袍,走起路来英姿飒爽,袍角猎猎,威风不已。所有的一切都很棒,rainbow town的彩灯,市政厅的彩虹柱,彩虹人行道,以及路边为我们欢呼的人群。不论性别,不管老少,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开心。游行的时候被一个貌似东南亚的小哥截下,大喊“give me a hug”我犹豫了三秒上去给了他一个大拥抱,突然被他在脸上来了一个大大的啵。我简直惊呆了,这算得上我这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了。身边的所有人在疯狂地尖叫,我羞窘地大脑一片混沌,转身赶紧走了,连再见都忘了说。事后反映过来后悔不已,不仅没礼貌连脸书都忘了加。在布鲁塞尔,或者说欧洲各国,完全不必为自己的性向烦恼踌躇,不用遮遮掩掩害怕见光。相反,在俄罗斯机场因为航班滞留,和一个同胞大哥聊起了天,他吐槽在罗马的糟糕旅行经历,特意强调“居然我们要给当地同性恋游行让路”,那三个字咬的特别重,语气里的鄙夷不加掩饰地直接袭上我的大脑,让我呼吸困难,喉咙似乎挂了一个铅块说不出话。只好讷讷的结束不太愉快的交谈,之前所感受的轻松自在的氛围荡然无存。

接下来法院实习到过年放假,又申请了一个学校的实习项目,大年初四又要赴欧洲实习。和老爷子说了一下今年过年可能回去不了几天,大概初二就可能要回京了,老爷子似乎不太开心,发小聚会也鸽了。我好像特别享受漂浮不定的生活,但是内心又渴望找寻到一个归宿,每人都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叨叨咕咕写了一晚上,就这样吧。接下来的一年主要是毕业和在美国进行新的学业了,希望自己继续爱这个世界,然后终能得偿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