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中的张望——Mariss Jansons与他的“肖五”遗产

周二刚从圣彼得堡回国,周末就惊闻小杨松斯在彼得堡仙逝的消息,不禁喟叹。纵观小杨松斯一生,在艺术上,他曾先后担任黄金年代德俄两派的高峰——卡拉扬与穆拉文斯基的助理,承袭了两位大师的衣钵;在环境上,苏联解体恰好卡在了大师人生路的中点,而波罗的海三国出身同两大政治阵营的微妙关系,更是让他在苏联解体后的西方世界,享受了奇异的礼遇。他仿佛站在音乐艺术与政治变迁的十字路口,而这样一位指挥家对于“肖五”这样一部苏联时期产生的带有若有若无“隐喻”色彩的作品的诠释,便像是他在十字路口张望踟蹰,十分值得听众品味。

大师一生共有12版发行录音存世,其中商业录音2版,录像1版,乐团自主发行1版,其他均为海盗录音厂牌制作,录音数目(仅就出版及录像而言,电子与网络时代留存于听众的风衣录音可能不计其数!)仅少于肖五的“首席诠释者”穆拉文斯基,而带领6个乐团分别留存录音,更是前无古人。大师的“肖五“”录音(包含CD、CD-R、录像等介质手段)如下:
1、1986年10月19日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访日现场演出,录像;
2、1989年3月15日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录音,由EMI发行;
3、1992年8月25日指挥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现场录音,BelsonaClassics(BECL-0120/0121);
4、1997年1月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现场录音,由EMI发行;
5、1997年6月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现场录音, Karna(KA169M );
6、2001年发行,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现场录音,录音时间不详, EnLarmes(ELS01-72);
7、2002年12月19日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现场录音,EnLarmes(ELS03-456)、Live Supreme(LSU1022-2);
8、2004年发行,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现场录音,录音时间不详,EnLarmes (ELS04-537);
9、2005年10月7日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现场录音, Karna(KA264M);
10、2007年9月2日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柏林现场录音,SunJay(SUCD-59-K);
11、2014年4月30日至5月2日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现场录音,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会员盘自主发行;
12、2014年11月7日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里加现场录音, Dirigent(DIR1971)。

大师的“肖五”演绎流畅清丽不事乖张,十分有自己的风格。
苏联时期录音(86-91,92年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Belsona录音极为罕见,笔者也未能收集,但从其91年与北德广播的一版广播录音中可以管窥一二)凛冽直接,没有更多的处理,凭借一股冲劲与对音乐流动性的满满自信自信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其与奥斯陆爱乐灌录的EMI录音成为一时经典;而苏联解体之后,大师的“肖五”演绎风格亦发生了变化,一、三乐章显著拉长(与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合作的录音甚至比早期录音两个乐章各慢了2分钟之多!),细腻的个性化处理更多,大师一乐章高潮部分(第一主题再现部分)标志性的渐强处理更成为很多新生代指挥家(如Nelsons)学习模仿的对象。
相较于其他经历过苏联时期的大师录音工于冲击力、侵略性与音乐张力的演绎,小杨松斯的录音更显轻巧温和。后苏联时期,大师多与德奥乐团合作,于音色与线条处着手,流畅明朗可以说是他“肖五”演绎的主题,三乐章在大师的指挥棒下竟没有苦海恨天的铺天盖地,而酣畅淋漓的听感与也区别于其他苏俄大师的“如释重负”,这种不需听众思考回味的“释然”,大概就是大师在音乐艺术与政治变迁的十字路口,踟蹰中所给自己和听众的最恰当的答案吧!
原载微信公众号“肖斯塔科维奇”,扫码可关注~
